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就近入学的前提下,假日孩子们还需去花钱去各种兴趣班学习吗?
孩子,兴趣,特长在就近入学的前提下,假日孩子们还需去花钱去各种兴趣班学习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教育部要求学生就近入学,禁止学生择校,这样各种兴趣专长都没有什么可用的地方了,那家长们在假日里还花钱让孩子继续学习各种兴趣,有用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一直都在强调学生就近入学。所谓就近入学,就是按学生居住地划分学区,学生就近就读。国家的政策规定是这样,但实际的情况很不乐观。
拿我家孙女在哈密市就读的状况来说,按照学区划分,应该到“四小”上学,但到了教育局咨询,得到的答复却令人十分无奈。
四小确实是划分给你的学区,但到四小就读的学生已踏破门槛。原因是四小是一所好学校。(虽然没有明确说明)有房有本市户口当然优先,再加上一些关系户,疏通人脉,往往不到开学时,各个班级就名额满满了。那些外来农民工子女只得另想办法。
好在还有学校可上,至于远近,还有什么名不名校也就都顾不上了。
如此看来,就近入学的原则,在许多城市的实施,只能给拥有城市户口的本地生带来好处,而随父母打工就读的孩子很难有选择性权力。
说了这么多,还是回到问题上来。就近入学要解决的是学生入学择校的问题。是国家对民生问题的充分考量。无论城乡孩子公平享受教育资源。如果得以真正实现,这是一件非常合乎民情顺乎民意的事情。
如果有了相对稳定可靠的学校就读,校外兴趣辅导还要不要参加,这个问题其实跟就近入学没有必然的联系。
读好的学校和一般的学校,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都是根据自己的各方面条件来决定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有兴趣,自己的投入也能跟上,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毕竟有许多兴趣爱好,都是学校教育难以顾及的。就如常见的音乐舞蹈,琴棋书画之类都是如此。各种文化课的补习也是蔚然成风。
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各种办班的广告铺天盖地,这就需要家长们擦亮眼睛,认准方向,不要花钱买来后悔,丢了钱更耽误了孩子。
总之,孩子能就近入学,这就是解决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至于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家长们还是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跟风没有必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家长让孩子学习某一方面的特长是因为孩子喜欢、感兴趣,通过学习,可以让孩子在这方面的潜能得到发展。比如有的孩子从小喜欢弹琴、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喜欢打球等等,细心的家长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后,便有了送孩子去兴趣班学习的意愿,希望孩子的兴趣得到专业的训练。
其次,家长送孩子去学特长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升学考试,而是希望孩子有个修身养性的爱好,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可以放松自己。当然,如果高考能考上专业学校,那更是锦上添花。
最后,学了特长的孩子对文化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经过了专业训练的孩子,专注力更长,想象力更丰富,动手能力更强,观察力更细致,能够更有耐心地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因此,不管我们的孩子是否就近入学,是否择校,我们都要善于去发现孩子有哪一方面的潜能,然后陪着孩子练习、学习,引导他持续不断地练习、学习、进步,给予支持和鼓励,经过长时间的共同努力,我们孩子的特长将带给我们惊喜,他的特长或许成就了他一辈子的事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条件允许孩子感兴趣的前提下可以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火车站就在你家门口,从此后,你和你的家人乘车就甭买票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国家政策好,学生就近入学,方便学生和家长,与孩子成绩和兴趣无关。
孩子上不上兴趣班,与孩子本人兴趣,与家长的希望有关,如果孩子对某方面有兴趣,上辅导班培养才艺,对孩子未来的生活奠定基础,家长花点钱,也是无可厚非。
上兴趣班与上学没有必然联系,家长没有必要在此纠结,接合自家情况,做出选择即可,上与不上兴趣班,只是关乎自己,不要考虑太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家就近入学的策略是为消除大家择校导致的各个学校生源的不均衡,防止出现教育的两级分化而出台的政策。课外班的学习是针对孩子在学校得学习学有余力而进行的课外补充。不过目前一些机构利用家长的焦虑把这两个问题粘在一起,已经严重背离了国家的初衷,这就是国家禁奥,国家现在剑桥英语比赛的报名的主要原因。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从孩子自己的自身情况出发,用正确的目的选择课外班,才能做到对孩子成长有益。不要被一些机构牵着走,去给别人增加收益,你去做分母!
上一篇:假如国家出现战事需需每人出一千元的现金支援前线,您愿意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