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读一个人的文章,从中能否看出这个人的性格?
性格,文章,的人读一个人的文章,从中能否看出这个人的性格?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能!文如其人。
好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出来的,文章的代表人物,中心思想,无不葆涵作者的好恶,立意于慈悲之中。
性格开朗的人,写出的文章,积极向上,教育人,鼓舞人。
性格内检的人,写出的文章,禁言警示人,启发人,循规蹈矩。
胸怀大志的人,写出来的诗词,说出来的话语,热烈豪放,激励人积极向上。
刘帮大风起兮云飞扬,曹操老天遗力志在千里!李世民疾风知劲草,朱元璋的踏破海底天!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话语不是谁都能够说出来的,是心声,是大志。非常人所能及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这就是人常说的文如其人的缘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定是这样!曼声认为:不仅“字如其人”,更是“文如其人”。每个人的性格在做任何事情、在任何时候都能表现出来,况且写文章是表达思想,袒露心迹的活,就更是如此。
比如小说《平凡的世界》就能反映出作家路遥的性格。小说里的孙少平、孙少安、润叶、田晓霞等人物身上都有路遥的影子。那就是他们身上的苦难,自强,勤奋,韧劲,不服输的性格。贫苦农民家庭的路遥也同样具有这样的品质。
他在 《早晨从中午开始》里写到:《人生》出版后给他带来巨大的荣誉,但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并没有沦陷其中,他说:“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为充实。这是我的基本人生观点。
只要不丧失远大的使命感,或者说还保持着较为清醒的头脑,就决然不能把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某个温暖的港湾,应该重新扬起风帆,驶向生活的惊涛骇浪中,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超越胜利。”
不久他便开始着手写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并且规划好了小说作品的框架:三部,六卷,一百万字,人物百人左右,时间跨度从一九七五年初到一九八五年初,内容为全景式反映中国近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
永远不安于土地,不安于命运,不安于现状,这便是路遥,这便是他的一生。
比如汪曾祺,他的散文写天地万物,花草虫鱼,美食文学;写日常生活,写真与美,写恬淡也写深刻。
他不浮夸滥情,不无病呻吟。用他的小孙女的话说是“爷爷的文章里没词儿”,他却对这个评价非常满意。
这样的文章正是汪曾祺其人的性格的表现:爱自由,爱生活,有趣乐观,清新自然,不造作,不高调。他生活的底色是乐观,苦难是力量。因而他有许多雅号:“最有趣的老头儿”“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鲁迅爱憎分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文天祥忠诚不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李白豪放,杜甫沉郁,白居易晓畅,李商隐朦胧隐晦,苏轼“大江东去”,李清照“凄凄惨惨戚戚”。每一种诗风与诗人自身性格都是一致的。
苏轼在《答张文潜书》里说“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苏轼给张文潜的信中说:苏辙的文章是胜于我的,但是世人却不了解他,以为他的文章不如我。其实不过是苏辙为人深沉内敛,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他的文章就如同他的人一样,汪洋淡泊,充满秀杰之气。
这就是“文如其人”,一个人的文章,正是他性格的体现。
当然,人总是在变的,总会把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有的人生活上是一套,写文章是一套,人前是一套,背后是一套,但这也是他的性格,同样会在文章里露出来。
感谢到来!曼声与你一起探讨生活中的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一个人都一样,三句话不离本行,通过文章更能深知其性格,不但因文章,因一点点小细节就能知其人之性格,这个不难看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肯定的,毫无疑义的。但有两个条件。一、必须对这人熟悉,读此人的文章很多。就如认识一个人的脸,认识这个人的字迹一样。
第二个条件,就更高了。你想达到这个水平,须受过文科大本以上的专业教育。还应当在书山文海摸爬击水二十年。这个原理同大夫一样,必须有从业年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