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高考顶替事件,为什么以前不会被大面积曝光?
事件,冒名顶替,信息高考顶替事件,为什么以前不会被大面积曝光?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但是,在自媒体发展的今天,受到陈春秀事件的影响,苟晶鼓起勇气来揭发这个问题,从而让事件曝光。
第二、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当陈春秀事件发生以后,有关部门迅速调查,迅速决策,对顶替者进行了处理,这让我们看到了政府的决心。
当政府处理越来越及时,大家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网络越来越发达的背景下,这类“暗箱操作”将越来越多的被曝光在阳光之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科技进步,让国家有了治国利器,大数据天生具有防止篡改功能,那些无法无天的败类,再没有办法掩盖自己的非法行径了,其实,他们虽然只是冒名顶替上大学,可是,损害的却是国家的公信力,破坏了国家选用贤能,培养人才的规则,这是任何时候都会让人无法容忍的事儿,这在古代就是欺君罔上之罪,斩立决啊!我们现在法治国家,更不能轻易放过了,不重重治罪,不足以平民愤!更不能树立新法制国家形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近段时间,高考被顶替的事情不断的被报出来,更是有央视著名主持人康辉站出来披露自己当年高考差点就被人顶替掉的往事,有媒体报道:检索在2018年~2019年的山东高等学历数据清查工作,发现有14所高校曾公示清查结果,其中有242人被发现涉嫌冒名顶替入学取得学历。
并且调查显示,这些被顶替的现象主要集中在2000年~2004年这几年,主要原因如下:
1、高考政策和考生信息缺乏公平、公证的公示渠道
还记得当年的高考政策,教育部是在2005年5月10号左右正式开通“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也就是说从那一年开始,高考政策、公示、考生信息都开始互联网化,透明公开的了,可以说被顶替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那么在2005年以前的考生,大多是如何获取个人的录取信息的呢?首先,我们能够发现被顶替的学生都有一个特点:农村(信息不发达)和贫困(经济实力不允许),所以,这部分学生的成绩和录取信息大多都会先经过学校或者教育部门再到学生,所以,我们不难想象,关于顶替事件,首先要承担责任的到底是谁?
2、过去学生和家长的高考意识不强,缺少主动出击的行动力
其实,过去的农村学子真的就是非常弱势的群体,消息闭塞,难以第一时间接收到高考信息,因此导致了信息时差被人利用,而农民群体也缺少了主动意识去查询和了解个人的高考信息,一般我们在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往往都会第一时间去打电话查询,了解相关信息。
3、现在全媒体覆盖线上线下,普通百姓的发声渠道更多了
其实事件能否被快速曝光,取决于媒体能否得到很好的应用,就比如过去的媒体大多为纸媒和广播电视媒体,普通百姓想要接触难以上青天,然而现在的媒体渠道越来越多,并且流量倾向也相对公平公正,普通人也有了发声的渠道,所以,高考顶替事件能够曝光的更快。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以上配图选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考是最后一片净土,是多少寒门子弟的希望,是国家公平正义的基石,我们必须坚决捍卫他,一小撮害群之马瞄准了他,有苗头就必须严厉打击,绝不能手软,让他们倾家荡产、牢底坐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手机成为智能终端为事件曝光提供了工具。智能手机强大的集成功能,让人人都可成为记者,网评员和自媒体。这就为被冒名顶替者揭露真相创造了方便途径。网络媒体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新用户,传播的速度,进一步放大了自媒体的声量,因此,才让冒名顶替事件大白天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前不知道您说的是什么时间哦!其实哦,从高考恢复以来就有被顶替的例子哦!只是能不能被见诸于媒体罢了,现在是一个网络发达的时代,自媒体时代,我这边发出一条信息,可能不到几秒钟中就全世界就知道了哦!
1,网络发展,很多信息更加容易传播哦,在70年代80年代的时候,信息传播是广播为主哦,90年代后来电视为主流,新世纪以后网络的发展,还有就是无线手机网络的普及,传播速度更快了!
2.老百姓的认知水平提高了哦,敢于质疑自己收到的不公平待遇,法律意识增强了!
高考顶替事件被曝光是历史积累的结果哦,改革开放以来其实不仅仅是顶替高考哦,还有顶替工作岗位,参军名额等。
以后相信能被顶替的事件发生的机率会变小了哦!但难免仍然有宵小之辈仍然想冒险。
上一篇:如何正确看待养老保险延迟五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