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公元前4000-1600年间,四大古文明相继起源,这么巧合?
农业,公元前,黄河公元前4000-1600年间,四大古文明相继起源,这么巧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公元前4000-1600年间,四大古文明相继起源,这么巧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有意思,在回答之前我想先介绍下农业文明的产生,那便是先有了农业,再有了文明。
一、农业的产生
我们今天说的四大文明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国,它们是世界上,准确的说是亚洲地区最早出现的四个农业文明地区。它们有着惊人的相似处,都处在中纬度地区,都在大河附近。
中纬度地区或可以理解为,农业诞生的原因。
你去想低纬度亚热带、热带地区植被丰茂,物产丰富,你可脑补下现在云南和海南农贸市场里,五颜六色的水果。以采摘为生的智人,只要能占有一片相当的林地,就能过得丰衣足食,你可脑补下刚果丛林里的大猩猩,他们自不用费心费力地去进行农业种植。当然,即便在非洲也会有在丰盈地区竞争不下去的部族,他们被排挤出丛林,在丛林边缘开垦开始非洲的农业种植活动。
而高纬度地区,光照不足,低生产效率时期的固定亩产,不足以养活种植者,因而他们只能靠扩大游猎采摘面积,来养活自己,还好那里苦寒,愿意去那里生活的人不多,因而逐渐行成了后来的游牧文明。
由此在看中纬度地区,他们单靠采摘不足以养活自己或壮大部族,但如果驯化作物进行耕种,却可以弥补采摘的不足,甚至随着作物驯化程度的加深,耕种管理一代一代的加强,亩产的逐步提高,作物收获丰盈,最终完全可以替代古老的采摘活动,古代农业也便由此,慢慢在中纬度地区开展起来。
刀耕火种
二、文明的产生
下边在说下,大河与农业文明的关系,四大文明都守着大河,这是不争的事实。其实说来也简单,农业需要灌溉,需要充足的水源,大河便是这样灌溉条件的一个保证。但你真要去到黄河边上,就会发现,农田边上的黄河水是不能直接用来灌溉的,因为,邻近地点的河水,往往在更深的河谷里。你要引水灌溉,就得从上游来水,或修建提水工具,那不是一家的事情,需要一个部落团结,修建简单的水利工程,村落由此产生。
放眼我国公元前30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大都在山谷和丘陵地带,为什么?我认为其一是灌溉引水方便,其二能够躲避洪水。但这样的地方,由于种植面积的缘故,养活的人口是有限的,在人口逐渐增多的情况下,一部分人就得下到平原。
现在的河南、山东的平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产粮区域,那为什么五千年前,黄帝时代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却不多呢。大洪水,你去想象一下,汇集上游山区大量来水的黄河,出现在的郑州桃花峪冲入河南平原的壮景。在没有堤坝的束缚下,黄河会扇子面般扫描冲击平原,那估计不出几十年就得扫描一次你在豫东平原耕种的土地和村庄。你在脑补一下,蒋介石1938年扒开花园口,造成的黄泛区,引发了1942年的河南饥荒。这种地方土壤自然肥沃,但大洪水的灾难,却像一把悬在头上的剑,两三代人就得掉下来一回。
注意一下黄河中游以上的流域面积,那里搜集的降水,都要从下游排出去。
由此可见,公元前1600年前,大禹治水的重要性,那是远比我们想象的伟大的多,首先,他治理了的黄河,引导黄河流入大海,我们可以理解为筑堤疏通,自此百姓就可在平原上安居乐业了,一个豫东平原,那就比陕西、山西山沟里的平原总和都要大得多。其次,他团结了黄河沿线得部落,有如现在跨省协调的黄委会的存在,只是他有更高的行政管辖和军事统领的权威,华夏文明,最早的国家由此产生。
而其他三个文明,它们国家产生的过程,也大体相仿,它们都起源于大的河流,并在治理河流过程中,团结更多沿岸部族,整合出最高统治权,最终建立国家的。
三、文明间的关联
上边简述了农业和文明的产生,下边再说说四大农业文明产地间的关联。
我们现在考古发现的,这个世界上最早的农业种植,应该在公元前10000年左右,那个时间在现在的西亚中东一带就开始了大麦、黑麦、小麦、燕麦的种植。而这个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也在这个地区,它们是公元前5800年行成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
单从现代世界地形图上来看,从西亚向北非传播农业种植技术还是应很便利的,因而古埃及文明的行成,没晚多少年,在公元前5500年就行成建立了。相对来讲古印度与两河流域,隔着伊朗高原,传播更要遥远艰难些,所以他们获得和学习农业技术的时间也晚了许多,达罗毗荼人建立的古印度文明在公元前2500年,晚了苏美尔人两千多年,而他们种植的主要作物也是大麦小麦。
四大文明的地理分布图
如此就剩下我们这里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了,那么我们早期的农业种植与西亚早期农业种植有关联吗?由于时间太古老,这些我们的成文史是没有记载的。
但我觉得这样的关联是有的,不要以为青藏高原就是我们文明地理隔绝的绝对屏障,它可能会滞缓人类前进的脚步,但却从未阻断过人类前进的步伐。
此图为基因人类学猜测的智人迁徙图,在此只想说明,人类迁徙交流的频繁。
首先从人类学分布的角度来看,我们就是智人从西亚迁徙而来的,其中一个途径是走北方的蒙古草原而来,另一个途径是从南方的中南半岛而来,他们在如今的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相遇、碰撞、冲突、融合,缔造了我们今天的华夏民。
这样的输送,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而应是一个波次,一个波次潮水般涌动着前往的。大家都知道公元前1750年,东雅利安人入侵古印度,灭掉了达罗毗荼人的文化。而李济先生考证,殷商武丁时期,曾与商族交战三年并被打败的鬼方部落,有可能就是东侵的雅利安人一部。
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头像怀疑是雅利安血统的俘虏。
大家在去想,古埃及人将一天分为12份,中国一天也正好12个时辰,这会是巧合吗?这或许在说明一种文化内在的交流与延续,在很早之前就存在了。
而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种植区之一,黄河中游公元前7000年种植黍、粟,长江下游公元前6000年种植了水稻,尽管种植品种不同,但它们都要比西亚晚3-4000年。
3-4000年足够长的了,我们今天到大禹治水的那个年代,都不到4000年。这么长的时间,是否足够我们浮想联翩了,你去想一些部族从如今的丝绸之路或更北的草原之路,携带西亚的农业技术,山陕地区早期并不适合小麦的种植,他们便驯化出适合本地生长的作物来。
而麦字,在很古老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它的原意就是“来”的意思,从哪来?你应该懂得。
由此可见地理的阻隔,在大的时间上是保护了我们的中华文明,但也使得我们的农业种植技术学习得相对较晚,而同样我们的文明也是在四大中产生最晚的,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赶上了这一波的农业文明,并在我们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诞生了我们灿烂的中华文明。
上一篇:成长必须要依靠挫折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