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作为教育者,你最信奉的一句话是什么?能详细说明一下吗?
老师,学生,的人作为教育者,你最信奉的一句话是什么?能详细说明一下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首先是文化的传承者,文明的守护者,文章的书写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靠的就是我们这些基层教育者,我们启蒙、我们讲解、我们督促,才有了文明、文化、文章的千年延续!
其次才是知识本身的传授。传统文明文化中的正能量,依靠一代又一代的教育者才得以传承、发扬!
所有的成功者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没有基层教育者做为“链接”,不可能做到承前启后。
老师要为学生解除在学习、生活、人生、社会中的各种困惑。所谓的“能者为师”,倒并不一定要求老师的年龄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指的就是只要在某一方面有特长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退休教师,我信奉的一句话是:身教重于言教。
有一首诗,常常使我想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育就是影响,影响才是教育。
有一个故事,常常使我回味:
有一所学校,初中生是住宿生。有一天,一个初三女生,向老师汇报了一件事,她的一件还新的绒线衫,放在宿舍里的,现在不见了。老师说:“别着急,我替你找“。
晚自习下课后,同学们回到宿舍里,老师说,同学们,宿舍里太乱了些,大家都要整理好自己的东西,不要互相拿错了,要保持整洁呀。
过了两天,女同学的绒线衫没有整理出来。又一天,老师为女同学拿来了一件与她颜色一样,款式相同的绒线衫,说,你穿吧,我替你找到了。
女同学将信将疑,因为是老师说的,她还是相信了,其实她对自己的绒线衫也只知个大概。
时间很快过去,同学们都毕业了,毕业回校的那天,同学们簇拥着老师,有说不完的话。
同学们散去了,一位女生最后走,怯怯地交给老师一件包着的绒线衫,向老师说了实话,老师把她抱在怀里,笑着说,你穿着吧,我正想也为你结一件,只是来不及,女孩子谁不爱穿?
女生深深地问老师鞠躬,离去。
这位老师,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常常想,做老师,言教的时候多,但身教更有影响,更具魅力,让自己的言教与身教恰到好处地互相配合,能留给学生隐性的长期教育效果,也是应当孜孜以求的教育境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得好不好,学生说了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言传身教。教师,父母是关键,自我教育是悟性,社会教育是环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几十年的教育者,我最信奉的是:严师出高徒。
严师能养出德才兼备的好学生,严并不是动不动就对学生打骂,严是教学严谨,对学生严格要求,必要的时候给予惩戒。做到严中有爱,学生就像小树苗,老师要用知识的泉水浇灌他们,当他们出现了毛病,当他们长歪了,就要用严格的态度,甚至对他们进行捆绑让他们长直长高长大,成为有用之才。
现在每年都有学生溺水,这与不严有关,我记得我们上中学时,有天中午睡午睡,四,五个男同学相邀下河洗澡,结果回来时被老师发现了,校长把他们先放在太阳下站着,等下午睡后,校长吹哨子开学生大会,那几个下河洗澡的站在前面,值日老师一顿板子就打过去了,老师边打边问下次还去不去了,在怎样痛都得回答,否则打的更重,我们也吓得够呛,现在想想老师还是有分寸的,要不没淹死也被打死了,有了那样的经历谁还敢下河,虽然惩罚过重,但皮肉之苦怎能与生命相比。那几个挨打的坐不板凳,晚上趴在床上睡,老师到寝室给他们抹药膏。父母知道后不仅没怪老师,还很感激。学生长大后记得最清晰的是老师给他们抹药。那时溺水的几乎没有。
有了严师,同样的错误就不会重犯,学习成绩就好,有了严师的及时训导,学生的思想品德就好,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严师是一个人的幸运,有了严师孩子更能健康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界的名言很多,可谓汗牛充栋。只有“因材施教”是我的信奉。
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儒家经典《论语》上记载的。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弟子3000,贤人72,分德行、政事、文学、言语四门。其中,颜回等“孔门十哲”最具代表性。
从教育对象来看,每个人的禀赋各自不同,如果按照一个标准去教育,势必“削足适履”,让某些受教育者苦不堪言。因材施教和“按需施教”是统一的。从社会需要来看,三百六十行各有不同的需要,为什么要用一个标准培养学生?应该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各项事业的接班人。
上一篇:本人在合肥找工作,请问贝壳房产还好做吗?请业内人士如实告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