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证监会对健康元内幕交易案处以36亿余元的处罚决定,再创处罚金额纪录?
内幕,亿元,证监会如何评价证监会对健康元内幕交易案处以36亿余元的处罚决定,再创处罚金额纪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评价证监会对健康元内幕交易案处以36亿余元的处罚决定,再创处罚金额纪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此消息一出,股民奔走相告、拍手称快、举杯相庆,市场上叫好声不断。这种匡扶正义行为是还市场青天白日的希望。众所周知内幕交易的问题一直是困扰A股正常健康发展的一大顽疾,如果得不到解决,A股就不能回到健康环境,长期价值投资就无从谈起。
说句狠话,妖股都该杀。历来都是这些妖股最坑害投资者,例如中科系,德隆系等等,跌下来的时候不亚于退市股,许多散户都是十剩一二,这给本来就处于高风险的股票,增加了一个甚至十个加倍系数,一般投资者是无法承受的。
本次对汪耀元、汪琤琤父女依法处以罚没合计36亿余元。那么这36亿的数字是如何计算出来了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二百零二条相关规定,证券交易内幕交易,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如此算来获利9亿元,罚没36亿,并没有按照顶格5倍,但是4倍的罚没款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对于这对汪氏父女来说会是一个刻骨铭心的记忆。对于其他人来说,也是敲响了一记警钟。
然而市场运行几十年来,内幕交易何止一二,这应该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内幕交易还藏在阴暗的角落里,继续收割者中小股民的财富。
市场最近比较关注王府井和獐子岛等,还要许多近期超过头的各股,内幕交易的问题应该也跑不了,坐等的处罚公告的到来吧。
看完你也许就明白为什么最近二八现象越来越严重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证券交易需遵循“三公原则”,即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这是股市最重要的基础制度。内幕交易是对这种制度最赤裸裸的蔑视和挑战。证监会此次对健康元内幕交易案相关当事人罚款36亿余元,应该给予点赞支持的,毕竟做了一件有利于市场健康的事。
长期以来,股票内幕交易被众多股民所诟病,大家还常常拿它无可奈何。它就像空气一样,都能感知它的存在,就是没办法说清楚道明白。
股民界有句传神的话形容内幕交易:人人都能得到消息,但有的人总是比别人先得到。
证监会通过对内部交易的数据跟踪,并结合内幕交易通话记录,精准定位了内部交易者,也让我们看到大数据监管,科技监管的力量和希望。
另外从处罚结果看,内幕交易当事人汪耀元、汪琤琤父女此次被罚款36亿余元之多,主要还是因为巨量的违法所得。
根据证监会提供的数据,在2014-2015年,实际控制人朱某国筹划大量减持股份的内幕信息敏感期,汪耀元与其女儿汪琤琤共同控制使用“汪耀元”、“汪琤琤”、“沈某蓉”等21个账户,通过提前埋仓,违法获利达9亿多。
按照证券法,内幕交易应处以1-5倍违法所得,这次健康元内幕案处罚超过36亿,属于偏上区间,足见证监会对此次内幕交易的重视。
比较吊诡的是包含大股东朱某国、以及中间人欧某平、邱某丰,马某腾等多位内幕信息知情人,在本次健康元内幕交易案里,并没有被处罚,只是作为案件一部分,对他们提前知情一事,予以曝光。
一叶知秋,最近证监会在监管上动作频频,包括近日被大家热议的科技手段举证獐子岛造假,以及本次健康元内幕交易案。市场还是给予了很正面的评价,让交易更公平,对市场参与者总归是好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内幕交易是一个资本市场的大毒瘤,严重损害了信息不对称的其他投资者利益。重罚是应该。
证监会依法对汪耀元、汪琤琤内幕交易“健康元”股票案作出行政处罚,罚没款合计36亿余元,根据证监会说法,这是一个典型的联络、接触型内幕交易行政违法案件。处罚重不重,关键是要看违规违法所得大不大多不多。
根据证券法规定,内幕交易可以违规违法所得1-5倍罚款,健康元违规所得有多少呢?涉案账户在本案内幕信息敏感期内买入“健康元”的盈利为9.06亿元。
扣除9.06亿元违法所得以后,实际罚款也就是17亿元,不到2倍的罚款,因此从处罚比例来看,算不得严厉,毕竟最高是5倍罚款,高达45亿元,罚没就是54亿元。
之所以处以不到两倍罚款,在于涉案金额很大,处罚倍数很高,可能需要考虑当事人的支付能力。实际上就是36亿元罚没款,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支付罚款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这一数字创下A股涉及单只股票的行政罚单纪录!就在于违法所得太大,赚了9亿元之多,赚的时候可能是心花怒放,可是案发以后,要缴纳罚款,就有点心惊肉跳了。
36亿元罚没款不是罚的太重,而是内幕交易赚的太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