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作文中“彳亍”二字建议使用吗?
意思,是一个,生僻在作文中“彳亍”二字建议使用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彳亍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hì chù,意思为慢步行走;形容小步慢走或时走时停;犹疑不定。李贽《观涨》等均有相关记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彳亍”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hichu](四声)。意思是慢步行走,形容小步慢走或时走时停;也有犹疑不定之意。
如,唐柳宗元《答周君巢书》:“彳亍而无所趋,拳拘而不能肆。”
沙汀《磁力》:“但他没有多少地方可走,而一个人在街上彳亍着。”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些生僻字已经不用了,但也有例外,如果一不小心这字成了网络词,不用都不行[呲牙]。就像下图里的个别字,在电影院火了好一阵子。[奸笑]
所以,彳亍二字没有规定在作文中不能使用,没有必要建议不使用,只要用的贴切恰当,当然可以使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是学生作文大可不必,毕竟生僻,但徐志摩在再别康桥里便用了这个,如果你是诗歌,散文抒情,使用时可增加音韵美和意境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古代汉语中,“走”称为“行”(读音háng),行字一拆为二就成了彳亍(读音chì chù),意思为慢步行走,时走时停。戴望舒先生的《雨巷》有这么一段: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彳亍两字一用,唯美境界全出。
在现代汉语中,彳亍是个生僻词,书面语和口语都用得极少。但赣方言、吴方言和潮汕话等南方方言却都还在用,意思则因地域不同而有些微区隔。
在赣方言的一些地区,比如宜春人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彳亍(qì chuò)两字,而且用得活灵活现。既可以说“彳亍”,也可以重叠说“彳彳亍亍”,“亍”字还可以单独拎出来用。
最普遍的意思还是慢吞吞地走,比如:“那只老人唧(那位老人)行路彳彳亍亍”。而形容漫无目标的游荡甚至游手好闲则可以用“游游亍亍”,比如:“那只后生每日游游亍亍,不做正事。”由此,还可引申出追求异性的意思,“亍叶子”就是追求女性,“亍桄子”就是追求男性,但一般都带有揶揄和调侃的意味。还有个词叫 “豁亍”,意思是潇洒、洒脱,无拘无束,比如:“你这只人硬蛮豁亍,是我肯定会着气(生气)”。
“亍”字还可引申为均匀地挖坑。比如:“亍行”意思就是,在菜畦上均匀地挖出一行行的小坑,用以栽植秧苗或播种。这非常地形象,挖坑就是要彳亍而行,不紧不慢,时走时停,要不然就会挖得杂乱无章,坑口也会深浅不一。
既然这么形象而唯美,而且笔划简单,为什么不用“彳亍”二字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文风,如果风格清丽雅致无妨,彳亍是一个很常见的词语,如果文风偏向口语化则不妥,写作文最忌讳的就是辞藻的堆砌,自然就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用啊,为什么不行?徐志摩的《雨巷》“默默彳亍着”就用了。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语文老师不认识~它不算一个特别偏的词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字陌生而视觉不美,建议不用!
上一篇:中国有没有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