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我国的研究成果,很久才能转化为商用?
成果转化,科技,科技成果为什么我国的研究成果,很久才能转化为商用?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慢,这是由于我国的产学研衔接不够紧密,绝大多数科研选题与生产实践分离或者脱节。长期以来搞科研的主要集中于科研院所,科研项目所需资金完全由国家经费支持,而非生产制造部门委托,同样科研选题也不是生产制造部门提出,而是由科研人员通过查找资料而确定。所以造成了科研成果公开之后,再经过生产制造业的科研人员再进一步研究如何适用、转化为生产产品的路径和方法。由此导致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缓慢的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我国的研究成果几乎都是国家的,因为国家处于保密需要所以要很久才能商用,但是外国研究成果都是私人的,私人需要收回成本,就会第一时间商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是国家战略部署,或者国家的全盘考虑。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希望全面小康社会,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相应国家的号召,贡献自己的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想很有资格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我的观点是:并非所有国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用很容易!科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加班加点就能实现商用!
至于你说的我国科研成果商用的特点,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
我国启动系统化的科研时间较晚
众所周知,我国经历过世界战争的洗礼有很长的时间,而这个过程之中很多富有开创新的成就被侵略者践踏;同时大批量科学能人被国民党强盗般行径送至台湾和残害,外加国外势力对我国爱国人在建国初期百般阻挠无法回国;种种原因造就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科研人员短缺!
2. 科研资源分配严重不公平
在我国科研工作者中,存在大量从事基础科研的学者专家。按道理讲从事基础科研工作与生活紧密更容易商品化,但现实却因基础科研经费不足难以从实验室转到企业大规模使用。在科研经费的分配上往往是发达地区经济实力殷实地区反而更多,形成大区域内成果堆积,科研明星相互竞争,反而在真正科研为民为国的思想上慢慢淡化!
3. 校企合作不紧密
很多高校依靠纵向国家科研经费受时间限制进行的是短期项目开发,一旦项目到期不再进一步跟进,形成半成果化的学术垃圾。而在横向的校企合作项目中在时间上相对灵活,一旦有稍微拿得出手的结果就可以调整后期进度安排,甚至是增加经费的投入。目前很多高校却往往进行的是单一的模式化的纵向科研而脱离真正市场化需求。
综上,我认为只有优化我国科研人员配置、奖励制度、经费分配才能真正推动我国科研更快、更好的发展!
上一篇:2020年已经过半,你存到钱了吗?中年危机感怎么破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