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的社会普通家庭孩子如何出人头地?普通家庭孩子出路在哪里?
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现在的社会普通家庭孩子如何出人头地?普通家庭孩子出路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社会上普通人占大多数人,我也不例外,苍茫人海中最普通的那一个。
我不知道你说的出人头地是什么样的,我眼中的出人头地:有本事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能自给自足,也能援助他人的人,类似于钟老那样的人。
那些个,人前风光无限,私底下干着坑蒙拐骗偷勾当的人,也是出人头地,我不是很欣赏。
时下的爆发户,运作得好,也是出人头地的人,但是人的欲望是膨胀的,突然由穷人变成富人,各种各样的坏习惯就暴露无遗,现如今有多少人毁于一夜暴富。
人从书里乖,书中自有黄金屋。
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我相信你想问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孩子走上上流社会。我们都是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
读书,就是唯一出路!
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对社会有用的出人头地的人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我把培养孩子,形容成做高楼大厦。
我们做父母的这一代人,没有社会背景,就必须要有牺牲精神,无偿奉献我们的付出,帮助孩子努力完成学业,很可能看不到回报,这就是打地基,根基越深越牢,大厦做起来后就越稳。这个需要大人的付出,也需要小孩的努力,两代人的打拼。大人要有长期看不到结果的打算,因为百年树人,在大厦落成时,我们很可能不在人世,我们这一代人负责打地基:给
孩子良好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概需要三十年时间:给他文化知识让他有能力跟上时代需求,继续完成大厦一二楼的建设;帮他把小家做好,有精力培养下一代,大概需要三十年时间,让小孩的下一代去继续做更高楼层,争取让第三,四代人走上上流社会,真正的做到出人头地。
培养一个有用的出人头地的人,需要我们和孩子共同努力,给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即便有天不能光宗耀祖,也不会卑微到哪里去,靠自己本事吃饭,靠自己能力养活自己,活得有骨气,做人有底气就好。
那些昙花一现的出人头地,还是不要的好,害人害己。多少人因为根基不牢,不稳,在人生路上栽了跟头。
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努力打好地基,喜迎大厦落成。我和你一样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一起加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普通家庭也能飞出金风凰。
一,普通家庭也可以完全支撑孩子读完大学。九年义务制教育,有效的保证了基础教育的公平,公正,不论贫富贵贱,一律免费学习,使孩子站到了一个起跑线上,并未出现因家庭普通而上不起学,而进入高中,直至大学,国家也有明确规定,不能乱收费,而且还有一些针对特困家庭的减免,可以说一个普通的家庭,从经济上负担一个读大学的孩子是没什么问题的。
二,学习成绩如何,与家庭背景没有关系。人们都清楚,与学习成绩相关联的,是老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智商程度,以及学习能力,而其中最为决定的要素,是学生本人的刻苦努力,而在这一点上,出身寒门和贵族都一样。
三,知识改变命运,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然是封建社会的糟粕,但也说明了即使在那种社会,知识仍然可以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命运,当然那只是读的起书的少数人,而今新时代,无论家庭普通与否,只要相信,知识可以改变未来,敢于竞争,刻苦学习,就一定会成为有用的人才,甚至殊类拔萃,而在为祖国贡献的同时,实现了人生的梦想。而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这种渴望会更强烈,学习的动力会更大。实际上是国家给我们设置了一个培养选拔体制,有效的保证了公平,公正的竞争,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从一九七七高考改革后走出来的,而且绝大多数是农民的孩子,不要被一些社会假象所迷失,自己的命运,自己主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就来自贫穷的农村,我身边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农村孩子,通过读书、高考,然后参加工作,最终在深圳定居买房,甚至有的还成了领导干部,或者是企业老板,可以说已经是出人头地了。
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出人头地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学生时代好好读书,工作以后努力干活这一条路。当然越往后去,这条路会越来越难,因为现在越是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读书反而越厉害,要想出人头地,唯有加倍努力的读书。
一、读书是穷人改变命运的最佳办法
知识改变命运,这绝对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这一点宋朝皇帝都看的很透彻,有诗为证:
《劝学诗》(宋真宗.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1)封建时期就有了学而优则仕。在我们国家,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拻人材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根据统计,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
曾国藩出身于普通农耕家庭,通过读书科举成为晚清中兴名臣。
(2)如果读了清北,人生会翻天覆地。我都举过这个例子了,我们高中出过一个全省理科状元,他父亲是农村阉猪的,家庭条件很一般。可是他读书好,第一年就考上了浙江大学,老师感觉他有读清华的天赋,就让他复读,结果第二年就考到了省理科状元,去了清华。现在在一个外资投资银行负责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年薪具体我不知道,几百万我感觉不再话下,毕竟是安全工作的负责人,挣得又是美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