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有关媒体称"山东242人冒名顶替取得学历"?
的人,我的,自己的如何看待有关媒体称"山东242人冒名顶替取得学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看待有关媒体称"山东242人冒名顶替取得学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可能和山东极为讲究人情关系的民间文化土壤有关……有网友说,别处也有拉关系的情况,确实,但绝对没有山东大胆。 看来山东人的率真、憨厚是性情中的一个面,憨厚背后的欲求和大胆、缺少原则性是另一个未被注意的面。我了解的山东人里就有一些为了找关系办事非常拼。
但这件事涉及贪腐和严重违规违纪,甚至涉嫌犯罪;危害的是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仅从关系角度去找原因显然远远不够。强烈要求有关部门严厉查处,给被毁了前程的数百受害人一个公平,给百姓一个交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近年来,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件屡见不鲜,各种媒体屡屡曝光,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山东省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就查出了242名,我想这绝对不是山东省特有的\"专利“,人们常说;\"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强烈呼吁全国各地都应该以此为鉴,深刻深入的进行一次反顶替的风暴,认真核查在高考招生录取过程中的腐败现象,冒名顶替。朔本清源,从源头管起,从根源查起,彻底清理历史的积帐和老账,彻底的打扫高考招生录取的过程中的环境卫生,还高考招生政策的真正的公平公正,阳光透明,切实的维护国家的法治尊严,也使我们的高考人才选拔的机制更加完善,更加公正,更加规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个人认为应该给被顶替者一些经济补偿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钱买不来人生阅历 买不来学识 什么都买不来 也几乎什么都改变不了 但多少都是对受害人的一点点的心里补偿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能说给我们的“孔孟之乡”大山东丢脸了。作为一名山东人表示很无语。
“仁义礼智信”在这些人眼里什么都不是,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个词“自私”,为了自己可以不择手段,甚至全家人行动,仿佛合伙去抢劫一样。这种行为真的令人不齿。可是再不齿就是有人做了,好像还能做得光明正大,活得理直气壮,反正是让我们这些正常人无法理解,除了愤怒。
因为我就亲身经历过。大概三十年前吧,我的中专预选也是被人名正言顺的顶替。为什么说“名正言顺”呢,因为预选要八个名额,我考了第六,但是几天后老师通知我说没有我了,因为上面规定这次预选要4男4女,我在女生里面排名第五!没有预选上,我就没有资格去参加中专考试了。
现在想想那个男生家里找的关系是多么的神通广大,居然在新社会里搞什么男女之分,而奇怪的是,所有的老师也没有一个人告诉我那是不正常的,虽然很气愤,但我也认了,我的父母和陈春秀的父母差不多,老实巴交一辈子,说认命吧闺女,没有办法……
就因为这样男女之分,那个男同学考上了中专。他的名字也就从此牢牢地刻在我的记忆里。
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次网络上说有被人顶替的事件发生都会引起我的感慨。那些顶替者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不择手段获取的东西,必将以另一种方式失去。而被顶替者也不要太患得患失,过于悲观,人这一辈子,条条大路通罗马,优秀的人无论走哪一条路都自带光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依法处理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辩证地看待,气愤其行为,[酷拽]悲哀其原因。[伤心]
同样十几年寒窗苦读,进京赶考遭黑幕……这样的故事与如今的冒名是不是很相似?
当然,现在和封建社会不同,我知道。我同样为这些被顶替的人感到深深同情;对于顶替的人深恶痛绝!就如同我说的,气愤其行为![酷拽]
但是让我们看看其原因吧。
首先,人多压力大,山东是人口大省,自然是高考大省。人群到达一定程度,自然产生竞争压力,要活下去,要活得更好,就必须在自己的小环境中占有更多的资源,具备更多的话语权。
好吧,这些顶替的人资源多。无可奈何……
其次,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些顶替背后显示出来:在这些地方,依旧是要拼爹。孩子自己其实没有这样的想法,只不过父母动了歪念,只想为孩子在未来社会竞争中,占据更有力的位置。大路不同,另辟蹊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