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传统文化中对狗会褒贬不一?
都是,主人,人类为什么传统文化中对狗会褒贬不一?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满清建立清政府之后,因为狗在皇室里面地位比较高,自然在民间地位也比较高,所以在满清之后对狗的态度都是比较褒义的。当然在满清之前,狗虽然没有满清时期那么高,但是依然是忠诚的角色,即使是狗仗人势这样的词,还是形容这个狗跟人类是朋友,而不是反目。
有没有贬义的呢,这个实际上要说到抗日时期,因为当时有很多伪政权,也是出了名的狗腿子,当然这个词是比较贬义的,为什么说是狗腿子呢?因为当时日本兵扫荡的时候,会有伪政权的士兵在前或者在后跟着,这个也就用狗跟人这样的比喻,比喻当时的伪政权。不过这个跟狗没太多关系,只是用了狗的比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本质上还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渔猎民族的问题,农耕民族的狗基本只能用于看门,而且还都是普通老百姓家,要上点儿档次就直接雇人看门了吧,但对于牧猎民族来说,狗的用处可就大了……
南美安第斯的克丘亚人基本算农耕民族,克丘亚语有个词 allquchay 是“鄙视、羞辱”的意思,字面上说就相当于“拿人当狗”;而北美大平原的苏、夏延等以捕猎野牛为生的民族,则把最勇猛的战士称为“犬战士”,次一等的才叫“马战士”,当然可能这只是游戏的设定,不过也是有历史原型的,那就是蒙古开国的“四犬”“四马”这八位将领,单就打仗来说还是“四犬”更厉害;其实汉文化的狗也不总是那么地位低下,毕竟咱也有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无非“狗”字用于贬义,而用于褒义时就改叫“犬”了,例如有“犬马之劳”这个成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站在啥角度看问题?如果是狗狗的主人当然是褒义词,忠实,乖巧,听话。主人需要就是这种狗狗看家护院。如果是不速之客,狗狗出于保护主人的反应,狂嗷,甚至扑咬……不速之客肯定不乐意了。所以历史上有褒贬义词形容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过是经历不同罢了……有人因为它救了自己而说它懂感恩有灵性,也有人因为它咬了自己或是误伤自己而称它为“白眼狼”……
就像我们常说的事物都有两面性,你觉得它好它就好,你觉得它不好它就不好,不过是看你的经历而已。你知道井绳效应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被它伤害过大多都会认为狗这种生物不是什么好的物种,令人心有余悸,从而劝告周围的人不要养。也类似于小马过河了。因为每个生物的个体和经历都是不同的,所以有些经验也就不适用于每个个体。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它的所作所为多数是来源于主人的教导,你怎么教,它便怎么成长,生活习性也逐渐像你靠拢。为什么会做错事情,当然是因为主人没有及时严厉喝止或惩罚它,让它以为这样做是正常的、是对的。
不论是褒还是贬,都是站在人类的角度上。因为语言不通,人类只是揣测它的心理,至于是对是错谁又知晓呢。
而且最开始狗是由狼进化而来的,大概这也是为什么传统文化中对狗褒贬不一的原因之一了吧。
最后,祝题主生活愉快!
愿我们都被温柔相待❤
愿所有深情都不被辜负,我是可爱多爱吃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宠物的脾性都是主人养成的,小狗就像小孩子一样是白纸,主人画什么他就是什么样,与其说是对狗的评价褒贬不一,不如说主人有好有坏,毕竟毛孩子不懂人类的世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传统文化对狗的褒体现在哪,想了半天好像除了中性就是贬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看待传统文化的视角,就该是辩证统一的,既要看到先进传承性,又要看到落后腐朽性。那么,对于传统文化就该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不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由此,我们引申到狗,作为一种动物,它是没有优劣之分的,作为与人类共生的一个物种,狗具有多面性,一方面,它是人类的朋友,是忠诚不离不弃的家园守护者;另一方面,它被视为一个文化性格的代表,即走狗,是背叛者的代名词。其实正是我们文明的多样性包容性,让狗这一动物,更具生命色彩,这就是我们看待和理解传统文化时应该具有的宽容和包容。
上一篇:批八字解命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