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种植的大棚番茄得了枯萎病,叶片枯萎且死棵严重,该怎么办?
番茄,植株,土壤种植的大棚番茄得了枯萎病,叶片枯萎且死棵严重,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肥水管理缺乏科学性
施肥水平对棚室晉茄枯萎病发病有直接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如果施肥水平高,棚室晉茄枯萎病就越容易发病,但是如果施肥水平低,棚室番茄枯萎病就很少发病。植株根系处在肥水较高的土壤环境下,生长速度不快,而且低低温容易形成根腐伤口,病菌通过水的途径进行传播。除此之外,肥料结构也影响棚室番茄枯菱病发病,在施肥过程中,侧重于磷肥以及氮肥,但是忽略了有机肥以及钾肥,这样也有可能导致营养过剩,生长速度偏快,减少植株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以提高感染病概率。
番茄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采用抗病品种的番茄,培育强壮的幼苗
近几年,番茄栽培总面积持续得到了扩大,在生产方面,对总产量、品质等各类经济性状也给予了更多的要求。但是,番茄病害日渐严重,许多地区不但较难种植出夏番茄,春番茄的单产也有所下降。引发减产的关键因素就是病毒带来的危害。因此,对番茄品种本身的抗病性应给予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某番茄品种如果无法经受住当地核心病害的考验,就较难对其进行推广。但是,任何抗病品种本身的抗性均具有相对性,使用不够准确就会失败。每个品种的番茄,对枯萎病的抗性都是有很大区别的。并且必须要重视健康强壮幼苗的培育。需要从健康植株中选岀一些种孑,将其保留下来。在正式播种前可以使用51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30分钟,也可以使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泡种子一个小时。就育苗床来讲,尽可能选中从没有种植茄科类作物的土壤,或者对播种前使用专用消毒剂对其消毒。禁止在发生过重病的棚室内培育幼苗。尽可能选用营养钵育苗,这样能够显著降低由于分苗导致的伤口,而育苗必须要増强低温训练,这样可以更好地培育健康强壮的幼苗。
施足底肥,适当增加磷肥、钾肥
在进行移栽期间,应清除出带病苗,选取更为健壮的无病苗,科学进行密植,在定植结朿后,科学进行灌溉。在果实膨大期之前,应勤中耕,让根系得到更为良好地发育。增强对田间肥水的养分进行管理开展提升植株本身抗病性的保健性栽培。若植株生长十分旺盛,且营养也更为均衡,就算病毒侵袭也不会显病。对于已经发病的植株而言,增强对其进行肥水管理,让病株能够尽早正常进行发育,效果对比施药更优。
合理保护生态条件
番茄枯萎病在温度较髙、湿度较髙以及土壤通透性较弱的情况下,发病几率是相当高的。采用深中耕的方法,对浇水总次数严格地进行掌控,保障士壤本身的通透性更为良好,保持好土壤地温,能够对病情出现的进展进行控制4.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在晴朗的天气浇水,一瞬即逝,禁止很多水漫灌。并且浇水后需要开大封口,增加放风量进行排湿,增加地温,这样对促进番茄健康成长产生有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病菌迅速繁殖。合理的棚內生态环境,有效的降低了病菌生存环境的依赖,从根源上解决番茄各类病菌的发生率。
改良农业栽培策略
提倡合理轮作,上茬种植茄果类的棚室,下茬可以种植叶莱类或葱蒜类疏菜,实行倒茬轮作,减少土壤中病菌的积累,降低发病率。科学轮作中首选蒜或者葱类进行轮作。蒜类或者葱类蔬菜包含广谱杀菌的物质,能够对土壤的病菌数量进行制约。在移栽定植前需要将田间所有的病残体都清理干净。施用足够的基肥,磷肥、氬肥以及钾肥的施用量要科学足够,由于长时间在一块田地里种植相同的作物,土壤营养元素已经严重消耗,特别是重视一些微量元素的施用。施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料时,必须要确保均匀撒施,防止其根部被烧伤形成伤口。
对棚室认真消毒
倡导选用高温高湿消毒处理土壤的方式。在定植前10天到15天,每亩可以使用70%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0.25千克,也可以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5千克,兑水月35千克喷施到土壤里,然后对其深翻,让其与土壤可以混合均匀,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周围覆盖严实,而且将其压实,关闭棚室温度上升持续7天到10天,在定植前8天左右进行棚室内空间消毒,使用25%百菌清按照每立方米1克,锯木每立方米8克,将熏烟点燃,进行消毒,而且封闭—天,尽量确保棚室空间消毒与土壤消毒能够在同一时间完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绿之洲-王童瑶
什么是番茄枯萎病
番茄“枯萎病”,在部分地区也被称作“萎蔫病”,是发生在番茄栽培生产上的“土壤传染”病害。当时枯萎病并不是一个普遍发生的病害,危害程度当也不是很严重。近些年来,随着番茄栽培的迅速发展,棚室番茄栽培面积逐渐扩大,再加上连作重茬等原因,导致田间土壤菌源数量逐年增多,以至于“枯萎病”的发生日趋加重。目前,“枯萎病”普遍发生在各地区番茄栽培上,一旦番茄发生“枯萎病”,通常会造成20%~30%减产损失。“枯萎病”发生严重时,减产损失高达80%~90%,甚至可导致田间毁种失收。
番茄枯萎病的发病因素:
引起该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尤其是重茬地最重,连作地,土质黏重、偏酸,土壤中积存的枯萎病菌多,氮肥施用过量,磷、钾不足的田块易发病。土壤中有一定量的线虫等地下害虫,病菌从害虫为害的伤口侵入根部。另外,包括生粪和种植过棉花等作物的土壤都可能传播病菌,枯萎病能在土壤中存活好多年,也可以通过带菌种子传播。
番茄枯萎病防治方法:
番茄枯萎病是一种顽固性的土传病害,一旦发生,危害性很大,药剂防治效果普遍不理想。因此,防治策略应以预防和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
1.实行轮作
避免连作重茬,番茄枯萎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应与葱蒜类或水稻等禾本科植物轮作,最好实行3年水旱轮作,以降低土壤中的病菌基数;多施腐熟有机肥,避免偏施化学氮肥,薄肥勤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增强土壤的通透性。
2.选用无病健康种苗
要选择无病、健康的植株留种,最好采用组织培养生产的无病种苗,并在无病菌的土壤上进行育苗。
3.选用抗病性较强的番茄良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枯萎病的基础,也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还应选用无病种苗。菜农最好能够在无病田采收种子,如果在市场上购买了未包衣种子,那么菜农最好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4.土壤消毒
土壤消毒是减少初侵染源、减轻土传性病害发生的最有效的方法。育苗或定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灭菌,方法是穴施或沟施药剂,施后封土盖膜植。太阳能消毒,方法是在7月份的高温期,深翻,灌水,盖地膜,维持5-7天,利用膜下高温杀死病菌。
上一篇:985+211对比其他学生出社会后谁对国家贡献更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