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女子长期买延误险骗保,你怎么看?
机票,保险金,李某女子长期买延误险骗保,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女子长期买延误险骗保,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网上很多人认为该女子李某构成保险诈骗罪。
孙律师来给大家梳理一下。
《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关于保险诈骗罪的规定列明了构成保险诈骗罪的几种情形: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首先,虚构保险标的在本案中不存在,延误险的赔付金额都是电子数据,李某没有虚构的可能。
其次,也不存在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飞机延误的原因大多因为天气,这个是客观事实无法编造。造成的损失也无需评估,就是乘客为了值机的时间延长,耽误了乘客的时间,且延误险的赔付金额只跟时间挂钩,不会承担乘客其他额外损失。
再次,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也不现实,飞机延误有目共睹,起飞晚了就是晚了,这是客观事实。延误的事实都是通过大数据采集的,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不可能通过保险公司的审核系统。
第四、第五种情形更是不可能。
有同学会问:李某利用其亲友身份信息购买机票和飞机延误险的行为,是否涉嫌在与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时,故意捏造根本不存在的被保险对象,骗取保险公司的保险金呢?
只要李某用以购买机票的这个身份信息是真实的,也就是说只要真实的存在这么一个人,那这个被保险对象就不是捏造出来的。延误险和机票是套餐,不能脱离机票单独购买,保险公司只审查购买延误险的人是否同时购买了某个航班的机票,至于该名乘客到底是谁以及是否实际搭乘该趟航班,保险公司并不审查,该名乘客也有权利委托他人代买机票和延误险,也有权利放弃乘坐该航班的飞机。
所以,只要李某使用真实的身份信息购买保险并且支付了足额的对价,那么她就完成了一次合法的缔约行为。如果每个单一行为都是合法的,那么这些单一行为的集合就不能用犯罪来评价。
那又有同学要问了:如果这都不违法,那这种行为难道该被鼓励吗?
当然不是!虽然孙律师分析认为李某的行为不构成保险诈骗罪,但她长期多次购买机票而不乘坐的行为显然构成了对公众利益的侵扰,占用了真正需要该次航班乘客的资源。且用购买航班延误险获赔的方式进行获利的行为违背了保险制度对社会秩序的初衷,是投机行为,不值得鼓励。但话又说回来,不是所有不合道德、不合情理甚至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都能用刑法来评价,刑法是保护社会关系的最后一道防线,刑法的适用必须尊重“不得已原则”。
在警方6月12日的通报中,提到了“伪造航班延误证明等材料”,一般讲,这种伪造的延误证明是不可能通过保险公司的审核系统的,除非李某在保险公司有“内应”,或者李某本身是一个“黑客”,可以“骗”过保险公司的审核系统。
不管是何种情况,如果李某的确采取警情通报所载的“伪造航班延误证明”的方式进行骗保,那属于《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第三项明确列举的“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情形,显然涉嫌保险诈骗犯罪。
需要指出,如果保险事故确实发生即航班延误的客观事实已经发生,李某未取得官方的证明材料,而是自己伪造了一份“航班延误证明”这份书证(问题是,有这个必要吗?延误事实已经发生,等着赔款到账即可),情况另当别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楼主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确实这个事件最近被媒体炒作的沸沸扬扬的,对于这个事件作为保险从业者的我这个事件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1)如果女子本人购买飞机延误保险,即便自己是看天气预报而购买,这也是合法的,毕竟保险的作用就是保障未来不可预知的风险,虽说女子做法有些投机性,但是正常购买飞机延误保险,飞机延误给女子赔偿保险金这个无可厚非,而我看相关部门拘留该女子也不是因为她本人多次购买飞机延误险;即便是该女子有投机行为,也只能说明保险公司和航空公司确实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
(2)真正拘留她的原因是,利用亲友的信息多次购买机票和保险,从动机上来看,确实让人怀疑是骗保,相关部门拘留审问一下也是正常的!本身航空公司和保险公司推出这个产品的目的就是为了补偿旅客在航班延误的损失同时提升服务质量的!
回答完毕,有什么意见欢迎评论区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家没有骗保!
只不过是利益集团对个人行为的一种打压而已。
保险的核心就是风险管理,只要女子没办法控制风险,其它操作又是合规的,就不存在违法行为。从新闻里我们能看到人家的操作是合规的,是遵循商家制定的规则的,所以人家没有违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有哪些比较经典又有难度的逻辑智力题?类似海盗分金和十二个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