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欣赏和解读顾城的诗?
他的,意象,诗人如何欣赏和解读顾城的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欣赏和解读顾城的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顾城被冠于朦胧派诗人的称号。但是他的很多诗语言干净,意象一点也不晦涩。读他的诗,我们似乎感觉顾城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他用孩子的童真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用儿童的心灵感知这个世界。
“现在,我们去一个梦中避雨,伞是低的,也是红的,你的微笑格外鲜艳。”每一个字都那么简单,画面又是那么温馨,感情清纯美好。
顾城也写迷茫,也写无所适从的彷徨。可是让人感觉不到多么深重的悲凉。他就像个迷路的孩子,找不到回家的门。
“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手中有钥匙,却没有门可以去打开。小小的钥匙怎么能敲开厚厚的墙壁?那种无所归依的迷惘,那种个人力量的渺小,都在短短的几句诗里了。
顾城也写探索,写寻觅,写一种坚持和前进。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是顾城最有名的一句诗。诗人渴望这个世界的美好,是因为心中热爱这个世界。他希望世界到处都是鲜花,他希望世界永远光明。
顾城17岁就开始写诗,他的诗歌影响了一代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顾城隐居新西兰,九十年代初自杀于新西兰。
“也许在我心里,也有一个冬天。”顾城心里的冬天,没有人能走进去。诗人都是孤独的,那种孤独是无人理解的哀伤。他爱这个世界,却“不知道怎样爱你”,只能去另一个世界开始自己的爱。
诗人远去了,顾城、北岛、舒婷的时代成了文学史中朦胧诗的时代。可是在顾城的诗中,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到他像一个孩子一直在寻觅在彷徨的无助和寂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样欣赏和解读顾城的诗?
首先来读一读《一代人》这首诗。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黑色眼睛寻找光明的叙说,显示出一种执着和既温婉又坚定的力量。这股力量直接打动了读者的心,仿佛给人一种希望就在前面的感觉。
顾城的这一首诗,爱好文学的朋友几乎无人不知并且赞叹不已。
再来看看《远与近》这首短诗,来了解一下诗人的内心世界吧。
《远和近》
你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云时近,
你着我时很远。
诗人渴望身旁的恋人能心有灵犀一点通,可是在现实中;二个人在一起时间长了,炽热的感情难免会进入平淡期。
这个时候,心领神会的热切交流便是一种奢望了。恋人之间的距离有可能变成咫尺天涯,也就是恋人虽在一起,但心却变得有些遥远。
诗人通过天空上的云与人的远近时空变化来暗示相亲相爱的两个人,渐渐变得陌生而无法理解。
顾城对朦胧恋情极为敏感,似乎是在爱情离开了之后,写下了《小巷》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诗人带着充满爱意的记忆,去寻找心中的女神;可是过去的女神已经离开,到了曾经熟悉的地方,拿着旧钥匙也只能遗憾、伤感地敲着厚厚的墙。
没有人能够回到从前重新来过一次,咋日重现或许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
《奠》
我把你的誓言
把爱
刻在蜡烛上
看它怎样
被泪水淹没
被心火烧完
看那最后一念
怎样灭绝
怎样被风吹散
这一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曾经刻骨铭心爱情的思念,然而却无能为力、无法挽回。只能无奈的看着她的背影慢慢的消失……。
顾城的诗句里隐藏着对美好爱情的渴望,然而现实的残酷只能让他停留在过去的回忆中。我们解读顾城的诗要以当时诗人所处的时代为背景,去发现、去体会诗的意境,仔细品味诗里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真实情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顾城是生活在信仰与怀疑中间的人。
确信与对确信的否定,时刻捕获着他,他的任性与他所遭遇的现实,主观意愿与客观事实………生存维度和许多人一样。不同的只是对待这些维度的一种姿态。
他的姿态是遥远的、招摇着,但心灵却始终如此剔透;他的意象也始终是如此剔透,却又因招摇而显得如此生活活泼……所以,他的意象能够在心灵里安安稳稳,顺顺当当而不落于晦涩荒诞,也不落入凡俗事物之手,始终以一种姿态的招摇与心灵之剔透来写下文字。
他前期的诗里,所用的意象虽然是跳跃,但却始终服从于情绪秩序,受心灵的设定与限制。要表明的与用以来达到这种表明的策略间,存在着张力,但终于是能够达到妥协与和解。
顾城是童话诗人
顾城的内心是十分孤独的,正如那个时代的大多数诗人。在现实面前,他显得伤感而尖刻。然而他也是世人中最最纯洁的一个。他用孩子的心灵和视觉去看这个世界,却看到了阴暗晦涩的一面。于是他用内心最亲切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爱与恶。他的语言是文字的革命。
顾城虽然受国外现代诗风影响不小,但在意象使用上,很少用那些湿冷粘稠的意象,不负载过于晦涩的暗示意义,也没负载集体无意识一样的历史厚重度,也少有象征的泛滥成灾,都是如此自然分明的清新闪现于心灵之中。
而他的朦胧之名,不在于意义的晦涩,也不在意象之晦涩,而在于意象的跳跃产生出的陌生触感:即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组合方式。所以,他的诗歌之朦胧,也不是把握“意义”上的难度 ,而是从一种感觉把握上的不确定……
上一篇:你喜欢花吗,平常你会买花装点生活吗?你在什么情况下会主动去买鲜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