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读哪些书你会感觉自己很蠢?
哲学,尼采,大学读哪些书你会感觉自己很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声明:不是作者傻逼,而是读到牛逼的文字,了解到牛逼的人,觉得自己傻逼。
比如,我读《水浒传》五遍之后,就觉得自己写的文字都是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实在的,不好意思说,因为读许多书都有这种感觉。是不是我都已经蠢到家了。还是不说了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起来读书觉得自己很蠢的情况,我觉得不得不提一类书籍,那就是哲学。哲学类的书籍,真的是晦涩难懂,又难以让人集中精力,我觉得可能是最让人难懂的书籍。
哲学之所以难懂,是因为哲学不同与其他学科,哲学不是知识的堆砌,不是百科全书式的学问,而是针对于知识本身、来源的批判和反思。哲学根本上是由命题构成的,而命题又是由概念推导的,这些概念又涉及很多知识。也就是说,哲学离不开知识,但又不能依赖于知识。只是把知识作为信息的媒介,作为哲学思考的材料,终归人是需要通过哲学原理来抽象地探索哲学命题。
拿哲学家尼采的代表作之一《善与恶的彼岸》来说,第一次读这本书真的是每一个字都认识,就是不知道作者在表达什么意思,感觉作者在瞎写。但是尼采作为能够让希特勒这样的纳粹头子所崇拜的智者,甚至希特勒在墨索里尼生日之时也不忘送给他《尼采全集》,这样的哲学家能够瞎写吗?
字与心融,方知其中有味,静下心来慢慢的读,才能够真正理解作者再说什么,在思考什么,才能够明白作者对与世俗道德和基督教的无情抨击,才能够明白作者的疯狂。在这本书中,真的是完美提现了后世对于尼采的评价,他颠倒了世界,只为摆正世人的倒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推荐的只有一本,那就是《遥远的救世主》,陌生人请相信我,深读这本书会给你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户的。前几天去甘南旅游,在拉卜愣寺送给了一位途中遇见的书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好多书。好多书别人谈起来头头是道,而自己却从中看不出多少东西来,实在是愚笨。
比如《红楼梦》
比如《尤利西斯》《百年孤独》
真是让人郁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视角可能比较特殊,最初我会因为读不懂物理数学哲学等方面书籍,而觉得自己蠢,但事后想想这些领域太需要天赋,是天才的竞技场,自己毕竟只是普通人,这么一想心中不会有太大感伤。
但是现在,毕业几年后。我深深的觉得,“最愚不可及,最蠢的不可救药”是浪费大好时光和生命,没有把本来能做的事情做好,挥霍了人生最美好的大学时光!
尤其是最近读了小米老板雷军,京东老板刘强东的书籍和文章,看到他们如何有意义的度过大学时光,比较之下,心中更是万分后悔。商业上的成就毕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大学学业却课余完全靠自己拼搏就能决定,两位大佬的大学时代让我印象深刻。
一 “中关村劳模”雷军
雷军对大学生活的评价是“没有虚度光阴”、“席卷了武汉大学所有奖学金,这个真的不吹牛”。而这一切,都是雷军奋斗得来的。
在上大学之前,雷军就希望像闻一多等很多名人那样在大学成名,因此努力利用大学的机会证明自己的优秀。在这样的想法下,雷军走进大学的第一个晚上就去上自习。为了达到目标,雷军每天早上7点就去教室“抢”座位,总要坐在最好的位置听课;礼拜六雷军喜欢看电影,但经常是自习到九十点钟看第二场。
最能体现雷军勤奋努力而是他戒掉睡午觉,雷军本来有午睡的习惯,但当他看到有同学不睡午觉看书的时候,他怎么也睡不着了,他害怕同学又多学了很多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他都不会。于是,他一咬牙,戒掉了午睡的习惯。
雷军不是那种低级的勤奋,而是真正的有思想有方法的勤奋。他善于琢磨,主动出击。
为了能获得好的成绩,雷军刚进大学,就主动向学哥学姐们打听不同老师的爱好,哪个老师爱点名,哪个老师会把平时上课回答问题计入成绩,哪门课比较重要等等。而且他善于管理时间的人,以小时为区间安排自己学习,创造性地总结出了一个快速修学分的办法:“重点课程听二分之一的课,非重点课程听四分之一的课,如果是简单而无多大意义的课程,很可能一个学期只去两次就够了,第一次是报到,第二次是考试。”
武汉大学是全国率先实行学分制的大学,只要修完一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雷军仅仅用两年的时间就修完了大学四年的课程,雷军还是系里20年来拿过“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满分成绩的仅有的两个学生之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