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各国征战没有涉及到亚洲其他国家呢?
越南,中原,王朝为什么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各国征战没有涉及到亚洲其他国家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导读:在我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扮演着同级无敌的角色,中原王朝基本处于你碾压同期其他文明的存在。我国古代的军事、科技、文化基本处于世界领先,而无论是战国时期还是三国时期都属于我国古典早期历史时期。虽然我国先民并不缺乏冒险和开拓精神,但是受制于全局视野的历史局限性和社会生产力的制约中原王朝的征战暂时都没有涉及到亚洲的其他国家。
现在的亚洲各国除了我国以外,还有不少富庶的国家。但是这是文明和社会进步累积赋予的结果。所谓世易时移,放到两千年前的亚洲绝对不是这个样子。在信息闭塞、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交通工具落后的历史局限下,中原王朝在恶劣气候和严苛自然环境下自然争夺发生在熟知富庶的存量(各国彼此征战)范围内;而不是向外做增量范围(向其他国家用兵)。
全局认知的历史局限性
世界所有文明的发展都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步转化的,各文明对于世界的探索也是逐步进行的。所以包含任何雄才伟略的大帝,也同样会受到全局认知的历史局限性。比如雄才大略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完成占据波斯印度抵达喜马拉雅山时感觉已经到了尽头而回兵;祖龙嬴政在统一全国后只是在征战岭南,始终没有像汉武帝一样出河西、并入西域。总的来说,当时各国还处于野蛮生长的年代。除了社会生产力和严苛的自然环境不支持更大规模、更长距离的远征外,恐怕有一个重要理由就是缺乏全球视野、具有太大的局限性。在只有简单地图、对全球认知还停留在天圆地方的中原王朝,没有人敢想象世界如此博大。即便根据《山海经》中往往都有世界尽头的描述,所以无论是战国时期还是三国时期征战不涉及其他亚洲各国也是可以理解的。从下图就可以看出,战国时期还有很多空白没有任何政权或者文明存在。中原王朝自身都没有完成统一和开发,更不会对周边有什么想法。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
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是科技、文化等层面的文明积累形成的结果,科技、文明以及社会生产力都制约着王朝版图的扩大。在没有成熟地图、交通工具和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实施对一个庞大的统治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亚历山大大帝可以凭借自己的战力强行捏合一个庞大帝国,但是很快就分崩离析了。在农耕时代就单独远征的后勤保障就被拖垮一个帝国:比如在帖木儿打算远征明朝时,前锋军队都需要种植粮食给后面军队食用。即便放到清朝征伐西北的准噶尔都几乎耗尽了国力,可见在生产力落后情况下后勤保障的重要。而庞大的蒙古帝国本身依靠的是游牧民族的机动性,给养基本是以战养战。所以无论是战国还是在三国时代能够完成大一统才是首要任务,更何况社会生产力远落后于后世征伐准噶尔时期的清朝了。
历史上中原王朝进入东南亚以及印度需要冲破重重严苛的自然环境,别说遥远的南亚大陆就是曾经纳入中原王朝千年的交趾都是因为严苛的自然环境抵消了庞大的战力
其实在历史上交趾(越南)曾经纳入中原王朝版图长达千年,从秦朝统一南越后设置桂林、象郡后就开始了。到三国时期吴国也同样维持了对交趾的统治,但是东南亚其他区域并未涉及。虽然此时周边并没有强大的政权,但是严苛的自然环境、高山峡谷、密布的热带雨林成为天然的阻碍。此时东南亚还不是富庶的鱼米之乡,因为宋朝时期发源东南亚的占城稻才成熟。没有富庶的土地就没有动力,而且魏蜀吴三国相互制约吴国根本不可能抽出大量的兵力经略东南亚。更何况进入印度除了狭窄的茶马古道就是翻越青藏高原,显然无论是战国时代还是三国时期,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向南亚大陆进发几乎不可能。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因为地理环境所致。
战国时期,我们已经进入发达的农耕经济,而游牧经济很落后的,漠北都是荒原和草地,不适于农作物生长,所以中原地区的人们对漠北土地并不感兴趣。也因为那里人们不开化,文明程度较低,手工业及其落后,民族部落犬牙交错,管理复杂,即使中原战国时期征服了北方,也是找一些有农耕条件的地方加以统治,如北地、河套和河西走廊。
战国和三国时代各民族也有融合,譬如羌族,秦攻犬戎和曹操打马腾马超韩遂,其实都是征服少数民族,后来他们效忠中原,皈依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民族一员。
百越和九苗,我们现在分不清百越到底分出多少支,九苗真的就是苗族九个部落,“百”与“九”都是泛指,表示多的意思。那么越和苗就有可能牵扯到今天的越南、老挝、缅甸,甚至柬埔寨和泰国。所以战国和三国肯定要与亚洲其他国家联系紧密。三国里的公孙述的地盘有的在朝鲜境内,淳于琼就是少数民族,还有南方的士燮等。
方才说了北方匈奴,也在今天俄罗斯、蒙古、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等国家关系密切,没人知道中亚五国祖先是什么人,有人说是突厥后裔,那么突厥之前呢?突厥是以前被匈奴征服了的一个部落,匈奴被汉军打跑后突厥逐渐摆脱匈奴统治而强大起来,西域在汉时就隶属于中原,曹魏也继承了汉朝北方大部地区,那么西域葱岭以西的中亚五国也随之与三国发生关系。
印度由于那时被外族统治,加之隔着难以逾越的喜马拉雅山脉,南亚次大陆与中国交流甚少,可佛教在汉朝时就已经盛行,只是大规模作战在当时根本没有条件。1962年中印战争我人民解放军也是短促出击,根本不可能打持久战,原因也是后方补给,连诸葛亮六出祁山补给都那么困难,别说逾越喜马拉雅山了,直到近2000年后的1962年也没有解决这个难题。故此,中国与西南的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可以说与世隔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战国的时候,人们都把身边的人当对手研究,没有一个真正的搞团结的人!三国时,他们三个人的事情还搞不定。战火当然烧不到别处了。
上一篇:海贼王:为什么说最新话曝光king的对手不是索隆而是马尔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