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中老年人喜欢收藏一些字画,瓷器……而年轻人相对较少?
收藏,瓷器,年轻人为什么中老年人喜欢收藏一些字画,瓷器……而年轻人相对较少?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中老年人喜欢收藏一些字画,瓷器……而年轻人相对较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轻人并不少,甚至是很多。只是有很多人看似懂,其实连门都没入。古玩行学不学得出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没有机会去见到真东西。见到了,并付出努力就能学出来,这行没那么玄乎。随着知识的积累时间的推移各方面原因也是这些现在的年轻人到那时的老年人在收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都是从这样的轨迹走过来的,年轻时无视文物文玩的存在价值,只是工作成家至养家糊口,有些小钱也喜欢赶时麾,买日本进口的电视机,电冰箱,DVD,雷射卡拉OK,大哥大,动则几万,十几万,如今早就“尸骨”无存,只投入没产出,八十年代把二套房的钱打水飘了。上了点年令了房有了,孩子也工作了,祘祘半辈子还留下点什么?往往随着年令的增长人的喜好会产生根本的改变,从消费型向儲存型转变,去文玩市场走走,拍卖行看看,发现唯有不吃套的就是真品古玩和精品文玩不贬值,而且隨着行情的展开,升值幅度也很大的,从中还可以以文化,历史,工艺的内涵提升自已的内在素质,玩藏什么物品都和人的文化,信仰有关,物和人也都有“缘”所以就形成了百姓玩百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玩收藏必须牢记自已的人品,规矩,别指望一夜暴富,更要量力而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轻人只顾看眼钱,中老年人看的是长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中老年人喜欢收藏一些字画,瓷器……而年轻人相对较少?
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中国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经历和丰富经验,早在十几年前就发表过《古玩鉴定的误区》、《浅谈瓷器的手感》、《瓷器鉴定中的“望、闻、问、切”》、《气泡在瓷器鉴定与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和作品,现在就古董鉴定问题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现在入驻自媒体平台,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而且声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个人的收藏,万不得已用别人的图片,我会特别注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图片远不如实物精美漂亮,没办法,个人技术不行,光线、角度、距离都把握不好,大家凑合着看吧,能说明问题就行。
为了更好、更直接地与各位瓷友沟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经开通了“西瓜视频”,已发“蚯蚓走泥纹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窑何以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应该如何鉴定”等视频,欢迎喜欢探讨瓷器鉴定真谛的朋友观看、评论,后续我会开通“西瓜视频直播节目”,方便与有瓷器鉴定鉴赏需求的同道沟通,敬请期待!回到话题上来。
为什么中老年人喜欢收藏一些字画,瓷器……而年轻人相对较少?
文化底蕴不够、经济积累不足、审美取向未定、心境定力缺乏等是“为什么中老年人喜欢收藏一些字画,瓷器而年轻人相对较少?”的根本原因,换言之,由于目前古董字画瓷器等的挣钱效应很差还不足以吸引处在快节奏月光族地位的年轻人有闲心去关注那些不顶吃不顶喝的行业,这才导致收藏领域青黄不接清醒的发生。
如果收藏界所走的是“知识经济”的康庄大道与金光大道的话,则不论男女老幼,只要能“知人所不知,识人所不识,辨人所不辨;悟人所未悟,懂人所未懂,能人所未能”,就可“得人所不得,获人所未获”,实现人生梦想,兑现古董价值,则会呈现出童叟无欺,靠知识、能力和眼力吃饭,靠人脉、品质与品格挣钱的大好收藏市场局面。
只有靠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实力可以从收藏中获利、获大利、得大益,才能真正激发人们投身到收藏事业中来的激情和热情,才能真正实现和兑现“藏富于民”、“付富于民”、“惠富于民”的宗旨和原则,在古董鉴定依据、尺度、标准、规则、程序、结论和责任通行通用原则之下,实现“知识经济”春满园的最佳效果。
中国古董收藏市场之所以会后市乏力,也与收藏市场人才匮乏、缺乏精英、缺乏活力、缺乏生力军有着很大、很直接的关系,都是一些老胳臂老腿老脑筋老眼光之人的似是而非和“蒙、猜、估、赌、撞大运”,那里去寻找“求真务实”的“知识经济”的春天呢?
上几件网上的书画和瓷器图片,以醒同道。
南宋钧窑神级臻品内外大红大绿釉蚯蚓走泥纹酒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燃烧》当初许军老婆遇险是一场阴谋吗?其目的又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