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知道哪些简单朴实但充满智慧的道理?
我的,的人,万物你知道哪些简单朴实但充满智慧的道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算世界那么大,也要让情绪稳定下来,你的社会责任还有很多没有完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善若水”,此句出自《老子》, “上善”乃修养最高之意,其旨在于启示人们要做像水一样有修养的人。 水,无色、无味、无臭之透明液体,虽简至极致,却又是自然万物赖以生存之根本,春秋齐国管仲就有“水乃生命之本源也”之说,它对于任何生命形式都具有无可取代的牢固地位,因为没有它就没有生命的存在,那么世间的一切就都无从说起。如此,我理应对水致以深深地谢意,并对它报以一种崇高的敬意。
的确,水是尤为值得我们感谢与崇敬的,它清透洁净令人赏心悦目,滋育万物以使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然而,水的难能可贵之处更在于它深藏于内的高尚品德与处世修养,就如同职场上领导对我的教诲与同仁们对我的帮助,每每回首总是充满感动!
我将修水之责。水,滋育万物而与万物无争,只谦逊的低头默默穿行于自然与万物之间,孜孜不倦地忠实于自己“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的责任。于潜行和静默中使万物受惠。就如同领导常告诫我——吃什么饭,就担什么责,如是。水滋养生命却不居功自傲,它无求无欲,不择高处、不恋净地,即使身处污浊也不排除、不遗弃,只敞开心胸容之、惜之,并以谦和的态度、柔顺的秉性于缓慢流淌中涤之、净之以至自清。
我将修水之力。水是柔弱渺小的,它遇石则绕、遇堤则停、入渠而顺,它永远都只卑下的向着低处顺势流去。然而,它也并非无能,它能在瞬息之间冲坝毁堤,将山川夷为平地,也能以弱小之身凭着坚定的毅力滴穿磐石,纵是任何坚强的东西都无法阻挡它力量的爆发。也正如像水一样的顽强和坚韧,我才能在每一年职场的硬任务中攻城拔寨,占地为王。
我将修水之变。水是无形无态的,但它能因物随形。苏轼说:“万物皆有形,惟有水随物赋形”。水能遇冷成冰、遇热成汽,它在方则方、入园则圆,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自如的应对与变通而不伤毫发。 这不正是现代职场人所必须撑握的公关技巧和工作能力吗?市场在千变万化,客户的要求各异,各行业的诉求多样,这便要求我们沉着冷静,机变灵光。
我将修水之容。水是宽容的,水之容,不嫌一滴一池,不论清澈浑浊,从不挑剔,皆平常之心,以大度能容之胸怀,统统接纳相融于一体,向人们充分诠释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深刻含义,让人望尘莫及,令人敬而生畏。它顺应天时,夏散冬凝,潮起潮落遵循自然应期而动,与自然万物共生共荣、和谐发展。职场是一个大家庭,大家理应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不计角于斤斤小利,不在乎于一时得失, “严于律已,宽厚待人”是现代职场人做事情的基本原则。
观水悟道,以水及人,我想水之道就是人之道。远在两千年前,我们的圣贤孔子就说:“夫水者,启子比德焉”。提出水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与修养。启发人们要以水为师,以水为镜 ,学习水的精神,适环境而存,依自然而行,以宽容仁慈之心待人,以“滴水穿石”的毅力面对一切困难,善于发现并把握职场时机、市场动机,于静动相宜间以势不可当之势一举而成。
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翻开历史的书卷,漫步在点点水滴、泱泱大海的哲思的光辉里,重温着先贤的谆谆教诲,体悟其中蕴含的平凡智慧与博大精深。“习水之善,行人之道”。让我积郁多年的职场慌恐与内心焦灼,在这一刻似乎已疏朗烟消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要在最好的年纪,活得最便宜
奢侈品会过时,豪车会贬值,世间万物皆会老去,但精致的灵魂与丰富的内心,能让我们永远年轻。
是的,我们不要在最好的年纪活得最便宜,我们要去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在这尘世间,我们很容易迷失自我。有时候,我们也会去追求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但我们要知道生命的意义、真谛何在?我们应该去追求精致的灵魂和丰富的内心,而不是外在的种种。
物质的东西,我们只能享受,我们只能得到一时的愉悦,但精神的追求能让我们获得一世的欢喜。所以,我们不要在最好的年纪把时间都白白浪费在奢侈品、豪车等一些外在的东西。要知道,有些东西我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何必过分追求。因此,对于我们每个来说,我们应该用坦然地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万物。我们只需要物质充盈即可,不需要过分追求。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真正需要追求的是丰盈的内心。我们应该努力去拥有更加精致的灵魂和更加丰富的内心。这世间,值得我们开心的事情有很多。所以,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技能和更高的水平。毕竟,外在的东西都终将失去,只有一个人的内在才会永远属于自己。
最后,只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最好的年纪活出最美的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知道很多简单朴实,但却充满哲理的俗语。例如: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吃亏是福。
三个和尚没水吃。
人有旦夕祸福。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些俗语虽然都有道理,但我觉得最充满智慧的简单朴实的俗语就是“家和万事兴”因为我有切身体会。
2011年因生意关系,我借给我的一个好大哥二百万。其中有七十五万我是借别人的,他当时急需用钱,因为我俩多少年的友情,所以欠条都没有,11年的十月份他因一点琐事,被人杀害了,他离世了,我的二百万也没了,因为毫无证据,找他家人又沟通不了,最后我只能默认了。当时我觉得天都黑了,心情郁闷之极。为了不让年逾古稀的父母担心,我和爱人约定先瞒下来。但没有不透风的墙,我的债主知道了,纷纷上门讨要,我和爱人陪尽了笑脸,受尽了委屈。最后只好拆东墙补西墙,结果就更加糟心了,没过多久好朋友也不见了踪影。我的心情也灰暗至及,整天借酒消愁,眼看就要沉沦了,爱人实在忍受不了了,就向我母亲诉苦了,老妈知道后,立即通知我的哥哥,姐姐。现在我还清晰记得当天晚上我的大哥,二哥,二姐全来了,当时已是深秋了,天空还飘着小雨。大哥先说的话,听妈说了,为什么要瞒着我们,我们是亲人啊,有父母在我们是一家人,没父母了我们也是一奶同胞,二哥,二姐也开始埋怨我,(大姐在外地)接着他们纷纷掏出存折,大哥说:现在我们家里就这么多了,先可要紧的还,再留下点本钱看看干点什么,不能再这样了。我记得我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深深地躹了一躬。现在想想倒是有些庄重,肃穆的感觉,我当时除了感谢,还应该有责任和担当。
上一篇:10万公里的二手车,究竟还能开多久,有多少购买的价值?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