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实战中中国大枪对日本刀是否全面压制?
长枪,武士刀,倭寇在实战中中国大枪对日本刀是否全面压制?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实战中中国大枪对日本刀是否全面压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就是电影电视剧的误导。
很多人认为,日本武士是拿着武士刀作战的,上来就是近距离挥刀肉搏。
实际上,日本战国时期的武士都是拿着长枪作战的。
只有长枪被打掉或者双方到了贴身距离,才会使用武士刀肉搏。
这是因为,长枪长度通常超过2米,对于1米多的武士刀具有绝对的优势。
只有傻瓜才会用短武器对付敌人的长武器,这等于是送死。
比如一个长枪手和一个武士刀手相遇,只要长枪手受过一定训练,就可以连续直刺,将武士刀手控制在2米以外。而长枪杀伤力极强,只要刺中胸腹部,一击就可以致命,杀伤力极大。
而且,长枪的直刺速度非常快,训练过的士兵一刺只有零点几秒。那么,武士刀手因为兵器短,无法同时威胁到对方,只能躲避或者格挡。
而长枪速度如此之快,格挡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而且这种打法,长枪手立于不败之地,武士刀手则被动挨打,几乎必死。
更可怕的是,如果对方是好几个长枪手,一同刺你,武士刀连格挡和躲避都来不及,九死一生了。
所以古代世界上任何一个军事强国,进入铁器时代以后,必然以长枪、长矛作为主要的武器,武士刀也好,单刀也罢,只是作为第二武器而已。
实战中中国大枪对日本刀,确实是完全压制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两种武器存在功能上的不同,并不能简单的一言概之,更不能随意的妄言谁压倒谁。
先说日本刀,实际上日本刀并不算什么极为厉害的兵器,虽然它在工程上已经达到了冷兵器的一种极致,却并不见得就适合战场。战争中的日本刀与和平时的日本刀是两种东西,前者更宽更厚,利于战场上拼斗后的修理,后者则更薄更锐利,利于耍居合斩草席。
历史上武士刀虽然频频出现于战场,但它本身属于一种极易消耗的兵器,在斩甲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武士刀在大多数时刻仅作为武士阶层的佩剑使用;军队虽然将武士刀当做重要的短兵武器,但也只仅限于一些亲兵、精兵而已,昂贵又易损的武士刀不可能大规模装备,大部分战将武士自己都拿各种长兵当主武器,而不会选择提着武士刀就上场。
正因为武士刀在战场上的地位是“短兵”,因此它在合适的时候,反倒是大枪等长兵的克星。正确运用的时候,手持武士刀的精锐士兵可以灵活的杀入长枪大阵,将对方撕扯得七零八落无还手之地。或者再换一种角度描述,它是“混战之器”,战争形势越乱,战场越复杂,武士刀等短兵就越有用,因为这个时候已经组织不起来长枪阵了。
有些老武术里面耍大枪,极为讲究力度的均衡和刺枪的幅度,除非要求一击必杀,否则不能像电视里拼刺刀那样刚猛无回的扎出。古人早就明白拿枪参与多人厮杀时的问题——扎出去容易收不回来,一旦对方躲过枪尖,再来个打蛇随棍上,你就连反抗的机会都没了。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古代部队会在枪阵中掺杂一定量短兵的原因,如《复活的军团》里就提到过秦军在戈矛兵中列入了短兵冲阵,西方也有不少部队会在长矛阵中增加格斗剑士灵活出阵杀敌,有的全能型部队还会自动的调整为枪兵+刀剑的组合,古代军队可从未认为靠一杆大枪就能包打天下。
客观的来说,实际古代战场没有一种武器能直面长枪大阵,在枪刺如林不动如山的枪阵面前连骑兵都得绕道走,毫无长度优势的武士刀就更没法说了,短兵部队要么混杂在长兵部队中伺机搏杀,要么专门组织成机动部队,以伏击、游击、突击围杀的方式去撕咬对方部队,或者干脆就与对方的短兵部队捉对厮杀。所以,我们不用过度神话武士刀在战场上的实际作用,它也不过是个作战体系的构成品罢了,真实的战场上同样需要兵种功能的多样化,否则仅靠大枪或者仅靠武士刀,都很难应对多变的战场。
当年明朝抗倭,手持武士刀的生倭成为倭寇的武力担当,不少常年从事海盗和走私的悍匪、日本战国中流离失所的武士、浪人是其中的主力,这些人又多以武士刀作为主要兵器。在小规模的搏杀中,灵活多变又轻盈的武士刀杀伤力高于各种长兵器,也适合海上作战和随身携带,倭寇团伙因此保有大量的武士刀和相应的战斗经验。
不过仍然还是要说明一点,长枪确实是过去的主战兵器,哪怕是武士刀用得极为出色的倭寇,他们在各种战斗中依然离不开长枪。但正是如此,我们更应该看清武士刀作为“冲阵短兵”的战术定义。
由于明朝沿海的武备废弛,倭寇形成了登陆集结后流窜作案的习性,这令武士刀如虎添翼,凶狠的生倭给当时明朝的卫所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双手持刀大开大合,甚至能迎着明军稀稀拉拉的枪阵砍杀,有人能拿武士刀劈断枪头,继而众倭一拥而进将枪阵撕裂。
在很长的时间内,明军对倭寇的短兵冲阵都一筹莫展,军阵这个东西对训练、士兵、指挥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大规模的兵力也无法轻易的盯住海上来袭之敌,因此大部分时候都是几个特别悍勇的生倭持武士刀大砍大杀,把明军枪阵冲得摇摇欲坠,再加上熟悉地形的汉奸带路,倭寇事先做好了埋伏和包抄策略,几个方向一冲,明军的枪阵就完了,兵败如山倒,让人追着乱砍乱杀收割人头。
后来胡宗宪治军后,总结经验,招揽名将,从严整军,训练新兵和民防,倭寇武士刀的威力也就快速下降,再也不复当年之勇。等到戚继光崛起,他采取了结合实际布阵、练新兵、研究对应武器的做法,开发出了戚家刀、狼筅等专用装备以及鸳鸯阵、小三才等阵法。在大体对敌战略上结硬阵、打呆仗,让戚家军像机器一样运转,具体战术上则以灵活战术、灵活变阵、多兵种配合的方式,锻炼出了一支杀倭寇如切菜的铁军。
戚继光的鸳鸯阵实际上仍然是个以长枪长矛为主体的阵型,但它不同于过去如秦军阵、马其顿方阵那样的多人密集型枪阵,而是一种以11人为单位的精细小阵,这有点类似今天的步兵班组构成,班组中拥有步枪手、战术狙击枪、机枪、火箭筒等不同的编制构成,可以协调配合面对任何战况。
而且鸳鸯阵的基础有点类似“三三制”,当年它的小阵被称为“三才阵”,这个三才阵又可以轻易的变为两人的“两才阵”,随时调整战斗方针和兵种部署,士兵战斗以狼筅、刀牌手、镗钯兵、长枪兵、火枪兵的分工合作为主,正因为这种相互变化,它才被称为“鸳鸯阵”,戚继光搞了个古代“反恐精英”。
上一篇:和女朋友相处十个月左右,并且已经订婚,女友刚告诉我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我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