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亲爱的你,读了《百年孤独》之后,有没有刻骨铭心的孤独感觉?
孤独,马尔克斯,自己的亲爱的你,读了《百年孤独》之后,有没有刻骨铭心的孤独感觉?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教条主义
奥雷里亚诺第二的老婆费尔南达是典型的教条主义,每天的生活起居就像是一个固化好的程序,没有任何的变动,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自己的男人背着自己找别的女人,自己的女儿也被她硬生生的送到了修道院孤独至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作者在小说中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而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
一、《百年孤独》简介
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
1、故事梗概
介绍一个家族在一个世纪中的崛起与衰落的过程,围绕着其中两个兄弟与取了他们相同名字的后代的故事。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而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拥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理念、信条与行事的标准、动机与准则。每个人都有光明与阴暗,并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家族付出一生。
2、创作背景
从1830年至十九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本书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
3、写作特点
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
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镇,而且渗入了狭隘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
二、《百年孤独》中的孤独感
《百年孤独》描写了六代人的家族史,全过程中虽然人名各种重复,但基本并不轻易造成混淆的混乱——原因在于每个人物的人生历程都太奇特鲜明了,其中隐隐的原因——父母关系或时代变迁的影响,又是那么可以理解。
当去看这样一个个充满了张力的人,鲜明而激烈的故事,首先是感到有趣和满足;而当历史行到低潮,人性中的幽微处却突然刺痛人心。
1、孤独是人类心理的永恒属性
孤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它是被一种存在于人们“找到生命意义的需要”和“对人世本质的虚无的觉察”之间的矛盾所激发的。不懂自己生存的意义,必然想赋予其意义。
灵魂与灵魂的隔阂,让孤独更加深入骨髓。换个角度想,孤独何尝不是一个人终生浪漫的开始,不需要依附他人排遣寂寞,亦不受他人约束,灵魂上取得绝对的自由。不懂得爱,孤独也是痛苦的。
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爱,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总渴望得到别人的爱,也就是说我们总想要从他人那里索取些什么,而不是无条件地投入其怀中并且只要他这个人真实的存在。孤独它总是在那里,至于你怎么样看待爱与孤独,这才是奥雷连诺家族悲壮历史不再重演的关键所在。
2、孤独的可悲,是不带情感地活着
马尔克斯给了我们孤独的原因:布恩蒂亚家族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爱情,不通人道。在小说里,大家看到,长了猪尾巴的奥雷良诺是布恩地亚家族在整整一个世纪中唯一由爱情孕育而生的后代。
我们如果要相信马尔克斯,就附带了要相信他所说的爱情,甚至相信书中奥雷良诺•布恩蒂亚和姨母阿玛兰塔•乌苏拉的乱伦的爱情。
在阅读了他对爱情场景的描述后,我们所能够得到的印象仍然是零碎的,依然不太清晰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爱情如此伟大,最终战胜了一个在家族中延续了百年的莫名的孤独感。“一种休戚与共的感情”,这是作者留给我们的些微的一些线索。
3、 孤独感体现了整个家族的孤独与悲哀
马尔克斯笔下的人物,不管是性格开朗还是封闭,是坚毅向上还是堕落腐化,不管他们的生活是积极向上还是纸醉金迷都给人一种深深的孤独无奈感,他们都不可避免坦然淡定的走向死亡。
这些人,从出生开始就是孤独,逐渐的,有人在孤独中失去自我,比如第一个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梅梅;有人在对抗孤独中失去自我,比如雷贝卡;有人清醒的知道自己的孤独,可却无能为力,比如阿玛兰妲;有人孤独一生却不自知,比如乌尔苏拉,比如美人儿蕾梅黛丝;还有人在生命的最后幡然悔悟,可惜为时已晚,比如奥雷利亚洛·布恩迪亚上校。
当美人儿蕾梅黛丝连身体带灵魂才升天,凉薄的费尔南达就在角落里踱来踱去,为那些被卷走的床单愤愤不平。当奥雷里亚洛们在坟墓里尸骨未寒,奥雷里亚洛第二就又点亮家中的灯火,聚上一群醉汉拉起手风琴,浑身浇透香槟酒,把那个疯人之家变成为堕落的垃圾场。
不会因为谁的存在或消失而带来情感的波动,他们都在按自己方式活着,不带情感地活着,最终叙写的是整个家族的孤独与悲哀。
诚如小说中写道:“布恩迪亚家族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种一望可知的特有的孤独神情。长大后,他们都试图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独的怪圈,但激烈的行动总是归于挫败的沮丧。
他们又以不同的方式,一个个陷入更深沉的孤独之中。对他们来说,孤独仿佛一种神秘的命运,难以抗拒。”终点最终回到起点,让人感觉到巨大的苍凉与悲哀。
三、《百年孤独》中孤独产生的缘由
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小说作品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穷。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马尔克斯是乐观的,在刻骨铭心地写就了布恩蒂亚这个百年孤独的家族后,他仍旧满怀信心地认定团结的可能性,爱情的可能性,他让马贡多这样一个孤独的小镇最终从地球上消失:
“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1、 孤独的可悲,源于自我封闭
布恩迪亚家族的人除了为马孔多开创了繁荣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外,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的狭小的世界中的,拒绝任何人的进入。
终身未嫁的阿玛兰妲无情地拒绝皮埃特罗·克雷斯皮和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上校不是因为邪恶的报复心理和痛苦的怨毒,而是被自己饱经折磨的内心战胜无穷爱意的结果。
上一篇:上海去金华出差3天随申码会变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