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尊师重教的传统只剩下“重教"了,你怎么看?
老师,尊师,尊师重教有人说尊师重教的传统只剩下“重教"了,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于那些呕心沥血教书育人的老师我们依然满怀敬意无比感恩,这依然是主流,不过对那些没有师德的老师,获得的谴责绝对超过其他人,因为你们职业不同。毕竟在最初,我们都曾对教师充满崇敬,一直在仰视,而期望与失望之间的落差太大了。
教师想获得尊敬很简单,认真教学,别搞歪门邪道,家长们就会无比感激。
尊师不是单方面的,前提就是:教师必须是合格的教师。
如果您是教师却觉得没能获得尊敬,那么我建议您先检视一下自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确实是一个严峻的社会现象。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还是尊师的,可是从家长的角度来讲,心理上更多的是“怕师”(这恐怕得需要老师们做出反省),因为“怕”,尊重的意思肯定逐渐淡化。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恐怕还是在于一个“利”字,试问当今的老师有多少致力于、潜心于“传道授业解惑”呢?三年前,我儿子刚上初一,家长群就商量交多少钱给各科老师买什么教师节礼物,我对此极其反感,更不想让孩子们知道家长做了这些事情。最后54个家长,仅有我及另外一位家长没有交钱。事后我被儿子母亲骂了一顿,“你这样做让老师怎么看待儿子?还会对儿子负责任吗?”要回复到古时“尊师重教”的状态,恐怕已经不再可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确实有这种现象,我觉得“尊师”重点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吧。现在的家庭父母浮躁,孩子自然有样学样,在家里,孩子都不尊重长辈,谈什么到学校尊敬老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实的情况就是这样的。重教在全社会都有体现。大家都知道重视教学质量,特别是家长都拼命的看成绩,上名校,死补课。尊师从何说起?一边想叫老师拼命教自己的孩子,一边骂老师的人有的是。不如过去尊师,人家还是发自内心,如胡适的母亲,本可交一块大洋的,却交十二,要是现在,不就告死你老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是一个民族对于传道者整个群体的敬仰和认同。
我觉得老师教给学生的不只是课本上的知识,言谈身教潜移默化中,影响的是学生的人格。老师的品行、价值观、世界观无形中也会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追求。所以老师的德行就显得极为重要。真正的尊师重教,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老师真心的倾其所学去教,学生虚心求真务实的去学,这是一种社会风气。
我们经常也会看到网上一些新闻,感慨当下人们更加重教而轻视尊师的同时,我们应该去思考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教育不断地产业化,很多家长包括学生,甚或老师他们只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一切以考试成绩好坏来衡量学生。重成绩轻品行,造成了尊师与重教之间的失衡。读书与做人,二者并不矛盾,也无先后顺序,而是互为推动去塑造学生的三观。
还有就是老师自身的品行修养和自我要求。要想获得学生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首先得用高尚的情操和奉献精神去工作,用自己的品行去感染学生。要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铸魂育人的神圣性。
再还有就是社会的风气,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重视教育重视知识渴望进步的民族,首先要在全社会兴起尊重老师尊重知识的风尚。真正让老师这一行业成为全社会敬仰的职业,给予教育工作者发自内心的尊重,激发出尊师重教这一传统在今天的磅礴力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尊师重教”在我国只是一句口号而已,为什么要提出来呢?是人们没有“尊师重教”才提出此口号。
“尊师重教”虽然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尊师了。
重教确实如此。不仅是教师重教,家长重教,个学校的领导也同样拿学生的成绩说事。
所有,赞同此说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微信更新后有闪退的现象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