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小孩子整天抱着手机玩,如何才能戒掉?
孩子,手机,家长现在小孩子整天抱着手机玩,如何才能戒掉?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天天抱着手机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
1、家长的纵容,有些家长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只要孩子不在身边闹腾,就可以了,给孩子打开手机,让孩子去玩,去看动画片,这样让孩子对手机有了依赖感,
2、家庭环境因素造成的。家长平时下班回到家后,抱着手机玩,,爸爸玩爸爸的,妈妈玩妈妈的,没有人陪孩子去游戏,让孩子对手机有了好奇心。
让孩子放下戒掉手机的方法
给孩子陪伴,给孩子一起游戏,做做手工,让孩子有其他的兴趣
家长放下手机,给孩子一个榜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同为家长,感同身受,试分析。
1.首先,题主对孩子玩手机的态度,应该是正常待之,不要表现得过分愤怒或者不知所措。
2.分析孩子玩手机的原因
当孩子做出某种行为时,我们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后续选择。当我们着急上火,过度关注孩子,孩子可能会越开心。当我们淡然处之,视而不见,反而孩子就不再重复这个行为。
这是孩子叛逆心理和吸引关注的心理
。
当孩子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空虚无聊,无事可做的时候,模仿大人,会用手机消耗时光。
是叛逆?吸引关注?还是消磨时间?题主应该先分析好,然后才能对症下
药。
3.最后,却是最重要,我们应该反省:当孩子自己玩时,我们在做什么?当孩子玩手机时,我们又在做什么呢?
当孩子自己玩,我们在看手机,当孩子玩手机,我们在旁边大呼小叫,粗暴遏制。
回想一下,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开始玩手机的。
我们每天下班回家,手机不离手,连抱抱孩子的时间都没有,一整天,孩子希望能在此时得到我们的关注,我们却视而不见,孩子这时开始抢夺手机,我们开始愤怒着急,孩子越发开心,和我们“玩耍”。
慢慢地,孩子觉得我们不好玩,靠不住,想和我们玩的时候,我们都不在。在大人手机不离手的行为影响下,孩子发现手机里面的乐趣,觉得手机好玩,一直可以陪他玩。
因此,孩子迷恋上手机,一定是家长的缺位。
孩子从父母那里得不到关注和陪伴,就会失落空虚,这时候手机进入孩子的世界,相信今天不是手机,明天也会是其他上瘾,并且未来对于外界的诱惑抵抗力弱。
不成熟的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连外出买东西,父母掏钱的动作慢,掏出来的都是零钱,都会让他觉得丢脸,嫌弃父母。
不成熟的父母,何尝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孩子的感受,缺少对孩子的陪伴,更在乎自己的舒适区域和时间。
不相信一个下班不玩手机,陪伴孩子阅读或者户外玩耍的家长,会有一个痴迷手机的孩子。
诗词大会武亦姝,海量诗词都是父母下班后,关机陪伴她一起学的。
想要给孩子立规矩,前提是大人必须遵守,要让孩子知道规则适用于所有人,而不是他自己。此时,孩子的规则意识就会有,仅仅约束孩子的规则那只是大人的偷懒。
小孩的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建议题主自我反省。
解决办法:
以身作则,想要孩子离开舒适区,那么请自己先离开舒适区。
在孩子目光所及之处,看不到手机。我们都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忙,让孩子知道,规矩适用于所有的家庭成员,孩子的服从性就会好很多
已经出现问题,和孩子好好沟通
。你们可以共同列举一张清单,上面列举出你和孩子两个人的建议,关于玩手机的频次和时间,取代玩手机的活动,比如亲子阅读,户外玩耍等等,双方一定要互相协调,达成一致。
注意:
在协商解决过程中,我们一定不可以否定孩子的想法或者说不可以,孩子所有的想法和建议给足足够尊重,都要认真写下来,然后一起讨论每个建议的可行性,要协商,不能命令。
如果孩子叛逆,吸引关注,我们就多陪陪孩子。如果孩子无所事事,消磨时间,我们就要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了。
执行方案
。执行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再不断进行修正,直到孩子可以顺利合作
。
我们要帮助孩子发展新的兴趣爱好
,要注意观察孩子他喜欢做什么,经常做什么,发现他的长处和优势,鼓励他们,肯定他们,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优势,让他们产生成就感,自豪感,这样的感觉远远好于玩手机的快感和玩后的空虚感。
孩子知道自己的优势,就会产生内心定力,以后就不会被外界诱惑轻易动摇。(关于什么是优势,如何培养优势,关注谕见~后续推出)
希望题主能温柔坚定地和孩子共同协商出解决之道。
回答完毕,谢谢。
如果你也家有一宝,无比幸福但也隐隐担忧,却不知道如何告诉孩子你的爱和担忧。
可以读给孩子听的文章,每一篇都是一个母亲的爱和心声。
关注谕见,这里持续更新。养育方式,美好品质,社交能力,情商,安全教育,性教育等等,让我们共同陪伴宝贝们幸福快乐平安地长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带他找到比手机更好玩的东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多大的孩子?如果几岁的孩子,你也放下手机,多陪孩子,多陪孩子多玩亲子活动,多去户外。如果是十几岁的孩子,那就萝卜大棒伺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