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民间俗语有什么文化内涵?
俗语,文化,民间民间俗语有什么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民间俗语有什么文化内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柴米油盐酱醋茶,你要哪一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试答如下。
首先是个人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我认为文化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类通过长期实践,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或成就;二是人类通过长期实践,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或成就。物质与精神财富或成就两者相结合,才形成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文化及文化内涵,并且有传播、传承的特性,这其中包括民间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俗语,是人们在生活、劳动过程中,通过观察、实践、了解、运用等方式而形成的一种口头语言或口头禅,流传广泛。
俗语,不仅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而且生动形象、寓意深刻。上至文人雅士,下至庶民百姓,随口都能说出几句俗语,可以说是雅俗共赏、人人皆知。每一句俗语都有起因来源和因果关系,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也是文化总结,如果没有知识、文化的溶入,俗语,这种鲜明且有特色的文化是不可能传承至今的。
因此,俗语应该是具有民俗、民间文化内涵的特征。
(注:图片源于网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结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语是熟语之一,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且形象精练的语句。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
“俗语”一词,始见于中国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日:‘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这里的“俗语”一词,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 后来,刘向《说苑•贵德》和班固《汉书•路温舒传》引述路温舒写给汉宣帝信中的话语,正式用“俗语”来指通俗、形象、广泛流行在人群众中的定型语句:“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说苑•贵德》)“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汉书•路温舒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民间俗语,大都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的言简意赅,有的深奥,要在实际生活中感悟,有的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为人处世都有指导作用。当然,也有不好的俗语,那就要我们择善而从,去其糟粕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
大道至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易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语即通俗的语言。他是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虽不能上大雅之堂,但在生话有他们的用武之地,人与人交流和交往时不时地用些俗语那是正常現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