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岳阳楼记》的艺术特色?
岳阳楼,洞庭湖,不以《岳阳楼记》的艺术特色?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岳阳楼记》的艺术特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范仲淹这篇《岳阳楼记》文章艺术特色是,作者采用骈语描绘,散文论述,骈散结合。由记事到写景,由写景而抒情,由抒情而议论,甚至于写景、抒情、议论揉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交融,情文并茂,特别是其中的两段写景文字,”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雾冥冥,虎啸猿啼。……””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倾;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有概括的叙述,有细致的渲染,有生动的描绘,有独特的抒情。同时由于作者很好地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的修辞方法,加上句子的整齐而有变化,文字的简炼而又鲜明,音节的响亮而又和谐,这就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和优感,使我读后留下难忘的印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岳阳楼记》的艺术特色# 《岳阳楼记》通过描写岳阳楼和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禁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同时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免和规箴之意。
《岳阳楼记》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的统一。先由叙述入手说到岳阳楼的"大观",虽字字皆景语,却又显出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与结尾一段议论互为表里。至"然则北通巫峡",陡然一转,呈低回之势,用设问带出两个富有特征的画面,每一个画面都是先写景,后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极力渲染"迁客骚人"的悲和喜。悲则"去国怀乡",忧馋畏饥",喜则"心旷神怡,宠辱偕望",二者虽形态有别,但实质相同,都是"以物""以己"而生。作者赋予岳阳楼极其丰厚博大的思想,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
二、骈散结合,文辞优美流畅,语句铿锵,错落有致。作者多用四字短句,两两相对,富于节奏感,全文最长的句子也不过有十字。骈文句式巧妙的融于散文文体之中,变化自如。尤其中间两段,处处以阴晴为对比,造成了行文的跌宕起伏。本文至所以千古不衰,文辞的作用也是其重要的一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九芝海棠,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岳阳楼》屹立在烟波浩渺,“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的洞庭湖畔,在蓝天白云衬托下更显得十分壮观。
史传岳阳楼曾经是,三国时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阅兵台旧址建立一座楼阁,取名岳阳楼。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巴陵郡做知府,第二年春重修岳阳楼,六月他给同样被贬官在邓州的朋友范仲淹写信,并附有《洞庭晚秋图》一幅,请范仲淹写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到庆历六年九月,范仲淹便写了这篇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祖籍邠州。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
《岳阳楼记》之所以著名,是因为作者范仲淹的思想境界崇高,从《岳阳楼记》中这一段话,体现了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屿!噫!微斯人,吾誰与归!”这就说明了,一个人要做到先优,必须有胆,有识,有志,固然不容易;而一个先忧之士当他建立了功绩之后还能后乐,才更加可贵。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先,享乐在后的品德,在今天仍然有教育意义。
纵观《岳阳楼记》的艺术特色有以下几点:
首先,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可作者开篇并没有写楼,而是去写洞庭湖,写历代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的“古仁人之心”。
其次,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有机交融。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议论的文字并不多,但确是全篇的中心,也是画龙点睛之笔。
第三,全篇语言精炼,词句华美,四言的对偶句穿插全篇,为文章增添了色彩,使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
第四,作者锤炼词句的功力深厚,“衔”“吞”两字恰如其分的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洁的八个字,如同格言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丰富的内涵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千钧之力。
欢迎您的阅读,关注,转发,收藏,点赞!观看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九芝海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胸有全局,布局统一。他把文章的中心放在说理申志上。因而说巴陵胜状只以几笔带过,惜墨如金,然后由事入景、由景生情,由景入情,由情化理。在湖景的彩绘后,诵起情感的波澜,在情感的前浪中,再卷起议论的后浪,情中潜理,理中蕴情,逐层披露,叠进深入。如深山探宝,渐入胜境,最后归结到作者的人生观。规勉老友,激励自己,敬策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