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元朝灭亡后,蒙古为何再难称霸世界?
蒙古,帝国,蒙古高原元朝灭亡后,蒙古为何再难称霸世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从历史上看,忽必烈能够完成建立元王朝的霸业,与当时特殊的“国际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分析忽必烈崛起的过程,我们应当将其放到蒙古帝国扩张的大历史脉络中进行研究。
蒙古人的骑兵固然强悍,可是他们能够在短时期内纵横欧亚大陆的运气成分也不可忽视。
02
忽必烈搭上了顺风车
蒙古军事集团初崛起时,整个欧亚大陆几乎处在一种四分五裂的状态当中,与蒙古内部的统一趋势形成鲜明的对比。
当时,在大陆的西北地带,斯拉夫人建立的留里克王朝与立陶宛、波兰争战不止,国力下降,同时其内部的贵族又趁机敛权,从而加速其衰落。
在波斯高原,阿拉伯人建立的阿拔斯王朝,同样处在内部贵族纷争的状态中,他的死对头拜占庭帝国,也仅能在地中海以东维持住自己在小亚细亚西部的少数领土和都城君士坦丁堡。可即便如此,他们仍然遭遇了十字军的洗劫,拜占庭经济残破不堪,尚需要时间恢复。
在南亚次大陆上,印度北部地区被数个突厥人建立的王国所控制,其中以德里为中心的穆斯林突厥王公势力最强大,而在印度的南部,达罗毗荼人始终保持着对德干高原的控制,并轻松挫败了数次异族军团的南下。
说完了远处,再看蒙古高原附近,在高原西南部的天山南北地区,由契丹帝国后裔建立的西辽政权王室,由于接纳了乃蛮部落的王子,引狼入室,反被归降自己的乃蛮人所毁灭,在西辽的西部,中亚强国花剌子模觊觎西辽土地已久,所以积极派兵干预,双方掐架不断。
在蒙古高原南部,立国三百多年的西夏王朝本就国土狭窄,资源匮乏,而且其宗室内部也陷入到了无休止的权力斗争中,太后干政,权臣弄权接连出现,西夏根本无暇顾及蒙古发生的事情。
在蒙古高原的东南,曾经凌驾于蒙古人之上、由女真军事贵族建立的金国也趋于衰落。此时,他们正与偏安长江以南半壁江山的南宋围绕陕西南部和淮河流域展开激战,互有胜负,谁也吃不掉谁,漫长的战争消耗了金国有限的国力,也加深其内部的社会矛盾。
至于南宋方面,虽然侥幸防御成功,但其权臣史弥远叫停了战争,不惜杀死自己的政敌韩侂胄,砍下他的头颅送给敌人来乞求金国能许可他们昂贵的和平。
最后,与东亚大陆隔海相望的日本群岛,此时也处在将军幕府的统治之下,天皇成为虚君,一些日本的地方诸侯对于幕府的敛权大为不满,所以也企盼着一场外部干预,能够给他们提供夺权的机会。
通过简单的陈述,我们会发现,13世纪前期,除了成吉思汗统治下的蒙古高原完成了局部统一大业外,欧亚大陆的其他部分的政权都处在一种衰落的状态中,固然,他们衰落程度不一,可是内部的权力斗争与地方叛乱,让他们根本无暇关注蒙古高原可能出现的世界征服者。
就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蒙古人通过他们闪电般的攻势,接连攻灭了相对弱小的花剌子模与西辽,同时重创了钦察草原的游牧部落和东欧的封建主军团。
西征结束后,他们挥师东进,在与金国的战争中获得了对手先进的军事技术,例如火药和复杂的攻城器械,都因此战传入到了蒙古军中,为他们所用,这便更让成吉思汗如虎添翼。
到成吉思汗死后,拖雷诸子统领的大军继续南下,在与南宋达成秘密协议后灭亡了金朝,华北地区由于失去统一权威的压制,瞬间变成了无数军阀混战的局面。不过,此时的蒙古军事集团仍然秉持着草原本位的战略,根本无意于解决华北四分五裂的政局,在取得对方交纳钱粮的承诺后,其迅速收缩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改而继续向西征讨东欧的斯拉夫人与波斯高原的其他民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蒙古人不是一开始就把定鼎中原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真正在中原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还得等到成吉思汗的孙辈才有起色,这也更说明了,当时的蒙古人运气有多好,他们的成功有多么的偶然。从某种程度上讲,忽必烈的成功,正是因为他及时坐上了这趟顺风车。
03神话的局限
可是,当元朝覆亡以后,整个欧亚大陆的政局又发生了巨大逆转,这和蒙古人崛起的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在斯拉夫人生活的地区,莫斯科公国的君主通过假意讨好蒙古统治者来扩张自己的势力,逐步摆脱其统治。
在波斯高原上,蒙古人建立的伊尔汗国被成吉思汗家族的远亲帖木儿军团颠覆,可是,帖木儿本人执着于军事征服,无意于和平建设,所以在他死后,分裂局面继续持续着。帖木儿集团的败落,让一度被其压制的中东的突厥人缓过劲来,他们重新集结起来,进攻拜占庭的政治中心君士坦丁堡,并于1453年将其攻破,这就是后来叱咤风云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他们东征西讨,向西直逼中欧重镇维也纳,向东与波斯高原的萨法维王朝激战,以少量装备火器的步兵大败萨法维的骑兵主力,成为中东数一数二的强国。
在南亚,帖木儿的后裔重新集结了忠于自己的突厥军团残部,并利用当地的诸侯矛盾频繁出击,成功控制了印度北部地区,建立起了莫卧儿帝国,与南部印度教王公进行对峙。
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蒙古高原的西部,同时出现了三个强大的政治势力,他们分别是莫斯科公国、奥斯曼帝国与莫卧儿帝国。三大帝国都处在上升的阶段,蒙古人向西扩张的道路就此被牢牢堵死,只能向东。
向东也不好使啊,和西部一样,在东亚大陆,朱元璋统下的明朝军队消灭了陈友谅与张士诚等竞争者,利用南方的财赋支撑向北出击,将元顺帝赶回了草原腹地。原先几乎控制整个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瞬间缩水成为了仅能保持蒙古草原一隅的地方势力。
蒙古高原内部此时也回归到了分裂的状态当中,元顺帝死后,他的后人被当地其他军事贵族袭杀,失去了蒙古人众望所归的成吉思汗后裔的统帅后,局面不断失控。接下来谁能称霸高原,就得让拳头来说话了。于是,经过激战,在草原内部也大致分化为鞑靼和瓦剌两个军事集团,明朝皇帝朱棣对于蒙古高原统一所可能造成的威胁有所觉察,所以积极出击,努力维持瓦剌与鞑靼相互制衡的局面,让他们无力窥伺中原。
但是,朱棣死后,蒙古高原暂时出现了瓦剌一家独大的局面,他们的首领也先在土木堡一战俘获了明朝皇帝,想借此进攻北京,重写忽必烈的神话。不过,由于此时明朝统合了长江南北的社会力量,不像金朝那样腹背受敌,所以得以集中全力迎战,力主守卫京师的兵部尚书于谦从华北和华南调来了大量生力军救援北京,与京城守军联合出击,逼退了也先的大军。
也先本就抱着试试的心态进攻北京,一看定鼎中原无望,只能释放英宗皇帝,然后向西扩张,结果,攻打北京受挫让也先在部族联盟内部威望大跌,此时蒙古恰又碰上了严寒的打击,物质资源匮乏,一部分贵族趁机发动政变,杀死也先,而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蒙古高原内部的分裂趋势。
到17世纪初期,蒙古南部又出现过林丹汗这样的也先式人物,不过,此时他夹在明朝边防军和皇太极的后金之间,扩张乏力,最终也被皇太极所击败。漠南蒙古部众被皇太极以八旗制进行改编,其贵族首领又与满洲精英的家庭联姻,后金借此强化了女真人和蒙古人的合作,从此,靠近中原地带的蒙古人与后金军事集团捆绑在一起,再无独立发展的机会。
上一篇:为何几大直播电商的平台头部主播不怎么卖农副产品,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