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粮价低,留守老农不惧日晒雨淋辛勤耕耘庄稼,他们的信念是什么?
老农,粮价,农民粮价低,留守老农不惧日晒雨淋辛勤耕耘庄稼,他们的信念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粮价低,留守老农不惧日晒雨淋辛勤耕耘庄稼,他们的信念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悟空相邀,我来谈一下粮价虽低而留守老农不怕日晒雨淋依然还要辛勤耕耘庄稼,为什么?是什么支撑起他们的个人信念?
粮价连续五十年持续低迷,和持续增涨百倍的物价相比,五十年来粮价仅涨了五倍,农资暴涨而粮价却稳如磐石,农业生产增产不增值,农民辛苦耕种无效益使农民很受伤,这己是铁的事实。这已严重打击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种地己不能养家糊口,大部分农民都外出打工,这就是农村的现状,农业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农村土地改革势在必行。
小白处在西北地区的渭北旱原,以冬小麦为主,这几年化肥连年涨价,农机费用,农药费用以及种籽费用都在上涨,我给大家算一笔帐,每亩犁地35元/亩,旋耕30元/亩,收割30元/亩,播种20元/亩,种籽60元/亩,农药20元/亩,化肥按最少投资也得150元/亩,每亩地合计投资345元/亩,而粮食平均产量是400一600斤/亩,这几年粮价始终在1.1元,平均按好收成500斤算,共计550元收益,除去投资345元,剩下就是农民人工费用105元/亩,我家有6亩地,辛苦一年总收益630元,这630元能养家糊口吗?算了真让人心酸!
种地无收益,为什么还有好多农村老人不怕风吹雨淋日晒还在种地?原因有以下几个。
农民年令都大了,出门打工己没人要了。这些年令超过60岁的农民都外出无工可打,只好在家种地,还可以帮家里带小孩,这实属无奈之举。这些老年农民都受过饥饿之苦,他们宁肯种地不挣钱也舍不得让地荒着,家里有粮心不慌,没钱少花点,没粮会挨饿,这些老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常年劳作,已养成了勤劳朴实的习惯,让他们整天无所事事,他们会浑身不自在。这些在家辛勤耕种的农民的信念到底是什么?
我是一个农民,最了解农民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他们唯一的愿望是不想让家人吃不饱穿不暖,在他们朴实的心里就是希望儿孙辈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只要自己在世一天就要为这个家尽一份力,那怕自己再苦再累,能看到儿孙们和家人幸福他们心里也会乐开花。
我是云梦苍生,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也希望大家多多评论指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虽然粮价低,留守老农仍然辛勤耕耘桩稼,大致情况如下:
一,大多留守老农,相对文化层次低,没有多少专长和技术,加之年令较大,外出打工一般很难找到工作。
二,不少留守老农还要带留守儿童。留守老农的子女外出打工,子女的子女也就是常说的留守儿童要人照顾。
三,留守老农,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到大到老,脸朝黄土背朝天,日晒夜露,风吹雨淋,养成了吃苦耐劳,勤扒苦做的精神和美德,尽管粮价很低,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但他们是不会因此计较的,只要身体还行,他们是要早起晚归,劳作不停的。
四,熟悉的活路,熟悉的土地,熟悉的桩稼,熟悉的生产工具,留守老农几乎一辈子都在与这些熟悉打交道,要他们放弃这些熟悉,另起炉灶,另辟新径,他们不习惯,做不到。
五,留守老农自己要吃饭要生活,尽管粮价低,通过辛勤劳作,最起码可以维持生计,略有节余,他们的资本就是土地,就是农田,不干农活,干什么好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民以食为天,父辈们都是大饥荒年代过来的,他们最知道粮食最重要,最知道家里有粮心中不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是老农意式!每个村总有一帮人思想保守固执倔强总是不接受新事物!整天只知道种地!坚决反对土地流转!也不管种地有没效益!反正种地就行!别的活反正不干!是村里和大家比较头疼的人!新政策新模式在他们那一律通不过!我村去土地流转每亩一千两佰!大伙很高兴!可就有几户不同意!结果没弄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留守老农的信念就是保障举家不忍饥不挨饿,要说是为了国家粮食安全纯是唱高调,农民老了他们的作为是咋实在咋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问得好,中国的农民主要是自给,纵观中国历农民的温饱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手有余粮,心里不慌\" 这与粮价无关,这就是中国国情,中国的传承。
上一篇:小区没有电动车充电,也不给业主自己拉线!我可以拒绝交物业费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