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考量淞沪会战,及其 对中国抗战的影响?选址上海是对是错?
上海,日本,国民政府如何考量淞沪会战,及其 对中国抗战的影响?选址上海是对是错?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不少史料揭秘:蒋介石在军事指挥上,独揽大权,喜欢越级指挥,而且事无巨细,常常将指挥系统搞得比较乱。另外,蒋介石还有点意气用事,遇到事情有时情绪上来,便失去理智,盲目蛮干。
比如,淞沪战场上全是平原,易攻难守,特别有利于日军炮火优势发挥。结果,蒋介石还是制定了阵地对阵地的正面阻击战略,死打硬拼,将士兵完全置身于敌方的炮火之中,肉体抵抗钢铁,死伤惨重。
共识之外,史学界对于淞沪会战还有严重分歧:
1、政略和战略应该如何平衡?
蒋介石显然是将政略放在战略之上,不惜牺牲战略,导致淞沪会战中我军的指挥出现很多次常识错误,比如,本应该及时撤退到后方国防阵地中,避开敌军舰炮轰击,保持有生力量。但碍于政略实施,蒋介石便不顾战场形势盲目坚守,导致最后大溃退。
2、从战略上分析,上海显然不利于开辟为战场,第二线的苏州一带,比较适合开战,那里也有现成的国防工事,易守难攻,有利于中国军队作战。
但为了国际观瞻,为了谋求欧美国家的同情,以便争取到国际援助和武装干涉,蒋介石违反军事常识,一意孤行在上海开战。史学界对此有两种是非分明的极端观点。
这里沿用马未都先生的一个观点: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大家细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捂脸]这个问题提出来就不合适
首先,弱势的情况下不是我们选择开战的时间与地点,而是日本人
其次,当时上海在中国的地位无与伦比,为什么呢?因为其身为远东金融中心,承担着民国政府发行货币的担保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八.一三淞沪会战我认为时间上太创促,给战略撤退带来了困难;其次地点上选择也有问题,给日本的海空优势充分发挥创造了条件;再次使得首都加速沦陷,过早打击抗战信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展现抗战决心的一战,思维停留在阵地战的层次。武器的差距导致失败,损失了有生力量。但是也提醒南京政府要撤退了。
上一篇:王者荣耀脆皮英雄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