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那个朝代王爷含金量最高?
王爷,亲王,含金量那个朝代王爷含金量最高?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那个朝代王爷含金量最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八王赵德方。他们的后代在江西吉安市吉水县,凡是被推翻的王朝后代大部都往南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说明“王爷”的由来。
“王”是一个爵位,是中国古代勋爵等级中的最高级
秦朝以前,“王”是对公国天子和诸侯国主的称呼,而诸侯国主的爵位依次是“公、侯、伯、子、男”。秦嬴政统一六国后,王便成为了一个最高的爵位。汉初开始有“王”的分封制,能被封为“王”的只有皇帝的兄弟和儿子们。到魏晋时出现王爵分封的等级:一字王分封为亲王,二字王分封为郡王,如晋王、汾阳郡王等。
“王”只是爵位。要说哪个朝代的“王”最有含金量,其实就是说在哪个朝代“王”的权力最大。这其中有两个时期:西晋和明初。司马懿登极后分封“王”制,以郡为国,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邑万户为次国,置上军、下军,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兵一千五百人。这些大小国主的爵位只是“王”,他们可以开府设属官,就像一个小朝廷,可以说权力是非常大的了,为日后“八王之乱”埋下了引线。相较于西晋,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他的龙子龙孙大肆分封,实行实藩封王,不仅有封地而且有兵马。亲王俸禄有米万石,军政经济两手抓,若开府仪同三司,设属官还配有文武相,文相管地方,武相掌军队。王府的亲兵多至一万五六,同时亲王还可以调令当地的驻军。由此可见,明初时期的亲王权力不是一般的大,强大到可怕,极度的威胁到中央政权。这也是建文帝“削藩”以及朱棣靖难为帝后马上剥夺诸王权力的原因。
“王爷”这个称呼在明朝以前是没有的。
民间开始流传“王爷”这个说法,有的说是明代的小说中就有了,有的说是清朝,我个人比较认同后者。因为清建立后,当权者纵观前朝王侯权力影响的弊端,没有赋予亲王开府掌军的权力,王侯的一切权力是皇帝给予的,它只是行驶皇权的执行人(只有特殊情况下极少几个人除外,如多尔衮、胤祥、奕䜣)。没有了权力就会有经济补偿,世人称他人为“爷”,只有富贵闲散的人才被这样尊称。所以“太平王爷”浮世,“王爷”由此俗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尔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秦朝到清朝要说王爷含金量最高的应该是西汉七王之乱前的王爷,其次是明朝朱棣称帝前的王爷。(此评论不考虑个别王爷能力突出因有赫赫战功的而获得的兵权财权等)
西汉初起的王爷是历史王朝最具含金量的王爷,刘邦给了王爷们很大的权利。
首先:西汉初期,王爷具有领土权,有封地。
其次:具有人事权,也就是领土内官吏的任免权利。
再次:军权,西汉时期的王爷拥有建军权利,所带领的军队中央朝廷不得干预。
最后:财政税收权,领土内所有的税收统一自己管理使用,只需逢年过节上缴一些给朝廷就行。
所以综合来看,在汉初前的王爷相当于是一个独立王国,在自己的领地内就是皇帝,所以也造成了汉景帝时期的七王之乱。
明朝朱元璋时期的王爷是第二含金量的王爷。总结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历史,朱元璋给了王爷一些军权,但是规定“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王爷的任务就是是守护一方,但不能拉拢当地的官员、干涉地方官处理政务,没有皇帝的宣召不能擅自离开封地,诸王之间不能相互串门,甚至没有皇帝批准也不探亲。
其他朝代的王爷亲王封都是没有兵权、财权、人事权和土地所有权,全部靠朝廷拨款养着。必须强调一点秦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没有分封王爷的大一统王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王爷中含金量最高的有,西晋发动叛乱的八位藩王,前燕皇族、一代名将蒙古翰,北齐皇族、三大名将之首、被誉为一代战神的兰陵王高长恭,唐朝风光一时的亲王们,明太祖朱元璋十七子文武双全的宁王朱权,清朝历经两朝、权倾天下、风光半生、显贵一时的摄政王多尔衮。
上一篇:幼儿园6月份复课后,不送孩子入园,幼儿园会退学费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