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管理是人情为主,还是人才为主?
人才,人情,的人管理是人情为主,还是人才为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努力的人,优秀的人,如何取舍经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首先将题主的问题拆分一下:
问题一、管理以人情为主还是以人才为主;
问题二、努力的人和优秀的人如何取舍。
问题一:
人情跟人才似乎并不搭杠,我理解为团队内的关系户跟有能力的非关系户之间如何抉择的问题。
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看,我们很多人都会认为选择有能力的人有利于企业发展。我认为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去作一刀切的选择是不正确的。很多人应该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小团队人管人,中等团队制度管人,大型团队文化管人。”意思很明确,就是说在团队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一个团队刚刚草创,前途渺渺,这时候靠的就是人情关系,假设这时候团队里有两个人,一个是能力较强但随时可能离开,一个是能力稍弱但铁了心要跟你干到底的,你会选择谁?毫无疑问,我们更需要铁了心一起干的兄弟,在团队弱小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大家一条心,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那么,在团队逐渐壮大之后呢?这里举一个例子:国内某知名瘦身品牌,他们在刚创业的时候连老板一起6个人,成功之后还剩3人跟着老板,这时候企业已经有一千多人,这三位元老的能力已经跟不上企业的步伐了,这时候老板的处理方式是这样的:最年轻的一个有三十来岁,被送去学习供应链管理,回来担任物流总监,两个年纪大的已经五十多了,尝试进修,但是失败了,回来后一个担任仓储总监,每天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跟员工一起打包,还有一个担任行政总监,公司开会就带着下面经理出席,没事就逛逛园区,检查一下5S。很明显这位老板兼顾了人情、人才两方面,“关系户”能培养成人才的,就尽量培养成才,不能的话就给予高薪、虚衔,既不会让老员工觉得心寒,又不妨碍企业进一步发展。所以,在人情人才之间,最好的方法是把“自己人”培养成才。对三国历史有了解的可能注意到一件事,就是曹魏八虎骑的地位始终高于五子良将,这其中除了曹、夏侯两姓是曹操自己人外,他们的能力也是顶尖的。当然,有人可能要问:那些自持“皇亲国戚”身份,不认真工作、不服管理的怎么办?我只能说不好意思,这种人不是自己人,让他有多远滚多远。
问题二:
努力的人和优秀的人如何取舍?我们先看一张图:
在情景管理中,我们根据员工的能力、工作态度简单将他们分成四类,很明显工作能力高、态度好的财富型员工是我们舍不得放弃的。题主指的努力的人应该是能力较差、但工作态度好的“木材”型员工,而优秀的人指的是能力强但态度差的“人才”型员工。那么这两种员工如何取舍呢?
“木材”型员工,一般是新入职的员工,还没很好的掌握工作技能,个人产出能力不高,但是有着满腔的热情,甚至能带动周边员工的积极性,这时候我们应该加强工作技能培训,提升他的工作能力,让他转变成“财富”员工。如果这类型员工我们没有及时培养,能力得不到提升,那他的工作热情会逐渐消退,最后转变成“被裁”员工。
“人才”型员工,一般是老员工工作热情消退后逐渐形成,对工作满不在乎,对公司对领导各种不满,虽然工作技能不错,但受工作态度影响,个人产出不一定很理想,这时候如果能及时激发其工作热情,他还是会转为“财富”型的员工,如果不能激发其工作热情,这类型员工很可能会自动辞职或在技能更新的时候跟不上步伐退变为“被裁”型员工。
分析完两种类型的员工,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员工都有可取之处,有提升空间的,建议都给予一定的改善时间,但如果一定要在两者之间取舍的话,建议保留“木材”型员工,因为他产出能力低仅仅是个人,而“人才”型员工不仅个人产出低,他的消极情绪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员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岗位而异,很难单纯从人情还是人才单一角度去判断。总体上说,技术型岗位以人才为主,后勤管理岗位倾向人情与人才兼顾。主要分析如下:
1、技术型岗位才为第一要因。技术具有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保证的核心地位,关系到企业生存与竞争能力,人情解决不了这种基础性的硬实力。这时候才能具有刚性需求,在这种类型的岗位使用人时,一定是才能放位第一要位考虑,德才兼备必不可少。
2、沟通型岗位情为重要因素。后勤保障类型的岗位,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有时情商、信任和团队互动能很好地取得保证。这时人情可能增加可靠、信任力,很多时候为你创建有效、高效的互动沟通渠道,易形成非正式的沟通环境,达到良好的互动。
3、人情与人才形成互补。人情与人才也不一定是矛盾,不可统一的。很多时候两者可能进入良性互动状态。所以两者可以形成管理型通道和技术型通道的两种方式并用,让人情和人才两种各自偏向的人都有上升的空间,使企业管理充满硬实力,又富有人情味。
所以管理是人情为主,还是人才为主,没有绝对性的判断,很多时候因岗位需要,进行人情和人才两要素平平衡后,才能有较好的选择。并非一定孰轻孰重的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情为主,留不住人才,处理不当劣币逐良币;人才为主对于处理事情有利,但是管理者可能会有不安全感。
人才选拔象限选择:
有才、配合度、成长性为主要选择项目。
1、有才、有德、有成长性优先用;
2、有才、配合度差、限制用;
3、无才、有成长性、培养用;
4、无才、无德弃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