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老人喜欢插手后辈的生活,并以为你们好为前提,容不得拒绝?
老人,自己的,后辈为什么老人喜欢插手后辈的生活,并以为你们好为前提,容不得拒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四,性格或角色固化使然。刚愎自用者老了也会倚老卖老,总是会对晚辈或年轻人指手画脚,这很会让晚辈年轻人反感。再有就是退休的领导干部,在位期间指挥命令属下习惯了,退下来后,没有完成角色更换,有时免不了会颐指气使的干涉晚辈年轻人行为,这样的老人有时确实会讨人嫌的。
言而总之,晚辈们应该理解尊重长辈老人的意见与建议,大多数老人不是“喜欢”插手晚辈生活,而是把它当成了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再说,你现在是晚辈年轻人,不久的将来,你就是长辈老人里的一员了,你怎么对长辈,将来晚辈就会怎样对你,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代沟,代代沟。如果是孙辈,几乎百分之百接受不了。儿子辈也大部分接受不了。但老人家说得是原则性、纲领性、指导性意见。如何具体灵活执行还是要后辈自己实行。老人家意见也大多是对的。只是表达和做法可能极端,年轻人接受不了。按上方法处理这样才能理顺和晚辈关系,和谐相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在老人眼中不管多大总是他的孩子,他免不了是要操那份心。不管你七老八十,只要你老人健在,老人总要操那份闲心,就是那份骨子里爱。中国传统,他健在就是家长,孑女就得听他的。时代变了,具有这种传统思想的老人己经越来越少。现在很多老人已经越来越放开由子女独立解决自己的事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老人喜欢插手后辈的生活。并以为你们好为前提,容不得拒绝?
世上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好?儿女做什么事他们都看不习惯,指手划脚作出指示,要子女按着自己的思路办,中国有百分之九十的父母都是这样。子女都是父母养,父母希望子女好,出发点都是一样。
我也是个做父亲的人,养有一子一女,小时我对他们关怀备至,从小学到大学成家立业,我倾力支持,他们二十二岁,步入社会,二十五岁结婚成家时,我就不插手管他(她)们的事,我过的桥比儿女走的路还要多,可子女在社会上活动阅历也广,他(她)成家立业养了儿女,我对他们做的事不干预,有时提点建议权,信也好不信也罢,一概不管,因为两代人经历的社会不一样,思想不统一,你提出的意见他(她)们会反感。
我的观点不知友友是否赞同?欢迎留言关注,谢谢分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人不过是想保护孩子,尽量不想让孩子吃太多的苦,走更多的冤枉路。老人是爱孩子,不管孩子多大年纪,总觉得他们还是小孩子,还需要照顾。所以,都是因为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善于听取老人意见,可少走弯路。
一,为你好,不一定产生为你好的结果。老人都愿儿女过得好,担忧这,担忧那,免不了对孩子的生活插手干预,虽然用心良苦,但孩子不一定买帐,有时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甚至把生活弄乱套。究其原因,主要是老人错位,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孩子的生活中,孩子是主体,老人是辅助,直接插手孩子生活,是典型的越位。出心不赖,但不一定符合实际,因而往往费力不讨好。比如孙子的教育,择校等都应是其父母决定的事,即谁的孩子谁抱,还有孩子置办产业等有些事可建议,绝对不能命令,更不要以家长自居,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倚老卖老,那样会适得其反。
二,协商建议是最好的帮助方式。作为老人,不否认他们的历练和经验,但也有致命的弱点和缺限,一般在接受新事物上,表现比较迟缓,认知认识能力逐渐弱化,常常用习惯性思维来面对新生活,而对年轻人処理事情的方式,从思想上不能理解,产生碰撞,这也许是代沟现象,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这之中,老人随意插手,硬性的干预,即使意见正确也很难奏效,况且还有那么多不合时宜的意见,只能把孩子的家庭搞乱,陷入矛盾。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把好的经验传递给年轻一代呢?就是要在尊重他们的前提下,协商,沟通,建议,才能使他们乐于接受,少走弯路。
三,尊重和婉转拒绝是化解老人插手的有效办法。一般老人在孩子们拒绝插手以后,就不去做了,但也有少数老人认为不听我的,就是不尊重我,不拿我当,挑战了家长的尊严,因而也闹出了不少的矛盾,那怎样做,才能使老人不生气,不别扭呢?这就需要孩子们,首先,要尊重老人,对于老人提出意见中合理的给予肯定和采纳,这里关键的是端正对待老人的态度。要把无论对与错,是与非统统放下,要把亲情放在首位,家里是讲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看到老人对孩子的关怀之意,铺好台阶,扶着老人下来,其次,要采取适合老人接受的方式,转化老人的思想,不要急躁,有些事也可冷处理,给老人以足够时间想通。
上一篇:冰激凌和冰淇淋有什么区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