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谁看过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娃》?好看吗?
计划生育,小说,姑姑谁看过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娃》?好看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谁看过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娃》?好看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不错。写出了计划生育工作的艰辛及不太人性的一面。虽说是小说,但真实反应了计划生育工作的状况。莫言的作品写的活灵活现,就如发生在自己身边或者自己经历过一样。文中对人物与环境的描写入木三分,犹如身临其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看过《娃》
看的是《蛙》
因此无法给您回答,十分抱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莫言刚获诺奖时,我外甥送我一本《蛙》。那时候读了却提不起兴趣。大概因为和作家年龄相仿,小说故事年代背景熟悉,读起来就比较挑剔。主要还是不喜欢那文风,既不美又不实,确实要冠以“魔幻”。也许对诺奖期望太高,自己已经集累了许多书,加上网络电子书多了,又碰上正值五十来岁盛年时期,晚读了莫言小说增加了失望。相比较而言,王朔、王小波、刘震云、余华等等的小说可读性更强。还有易中天、余秋雨这些教书先生的书也行,在传播传统文化过程中,或卖弄造句遣词,或挑逗打趣……可读性都很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该是《蛙》吧,这部小说,莫言先生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才完成了这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苦的长篇力作。
反映的更是社会进程中所存在的现象,并起了一个“蛙”的书名,实际上说的是“娃”。也进一步反映了我国计划生育的历史。小说以乡村医生万心,这位计划生育女战士的一生为线索,描绘了在祖国计划生育大形势下,形形色色的农村各式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莫言用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时代。
姑姑的一生,像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下,却也更像是那个时代的遭遇者与受害者,从天使到魔鬼,姑姑的一生悲惨又执着,无论她如何想去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但是无人买账才是真实的现实。
“人生一世,许多事,都是命中注定,逆水推船不如顺水推舟。”
细细想来,特定时空的我们,力量是微小的,时代的浪潮中我们仅仅是一滴水,一滴水哪能掀起大海的波涛呢?
所以很多时候,不过是做好自己,就已经很好了。不和这个世界对抗,不要和命运抗争,接受有时候是对一切最好的安排。因为冥冥自有天意,安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最大的感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莫言是谁呀?是中国人吧?请谅解草民孤陋寡闻,娃有什么看的,不如看看成人以后会怎样。不能像方方一样,写一些疫情武汉悲惨之碎片去讨好境外污华人的喜好。正如高尔基批判的那样: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很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存在”显然毫无意义外,沒有什么可以肯定的。……都不能够给人提出一条出路。这些人恰恰不会把社会真显的历史主人写进他们的社会史中去,不会对现实社会持较公正和较为客观态度。一部文学作品好坏,不单单是看作品的光环有多少,而是在于作者本身,它的写作价值观和艺术流派会留给中华民族是什么?
所以,选阅作品,宁缺毋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是: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在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的同时,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并结合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复杂现象,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精神世界。小说中,“蛙”和“娃”有着许多关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葡萄叶片三十公分大好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