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整个社会用什么方法才能激励年轻人赡养老人的热情(孝心)?
老人,父母,社会整个社会用什么方法才能激励年轻人赡养老人的热情(孝心)?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尊老爱幼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传统美德,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的思想也在变,现状只有教育自己的子女,不惜花重金送子女去好学校,希望子女出人头地,当然作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可厚非。这样就没有时间钱财花在父母身上了,也许这种现象会一代代相传。这养老就靠自己了,还能会动,就多挣点钱,一定要交一份养老保险,保障以后的生活。另一方面希望有关部门完善养老机构,能让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是全社会要形成尊老敬老孝老的社会风气。二是对老人不敬不孝的要有处法措施。三是从小做好家庭教育和起好表率作用。四是学校抓好教育,从小从思想上行动上尊敬老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数人都不缺少赡养父母的热情,但缺乏赡养的精力,尤其是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的80后90后00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龄社会特指老年人口比例超过总人口比例的15%以上……我国经历了独生子女政策阶段,老龄化急速爆发的这批老年人,正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很明显,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独生子女一方面要工作、一方面要承担抚养下一代的义务,同时再赡养双方父母,超人也难以做好),社会养老将取代家庭养老模式。
目前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投入:扩建养老院、为民间资本进入养老市场提供政策、规范养老市场以保障老年人的权益,鼓励社区居家养老等等举措已经实施;同时开展传统尊老敬老社会教育,这些都有利于焕发整个社会的和谐氛围。
此外,老年人本身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也很重要,这一点老年朋友们应该特别注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每个人骨子里都是孝的,想做孝子的。尤其是随着教育普及,人们的素质普遍提高。所以,在中国,赡养老人不需要激励。
年轻人不需要激励,需要的是帮助。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古人就有总结,孝是看心的,有孝心就是孝。而不是看给老人多少钱,买多少东西 ,甚至是陪伴多少时间。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经济状况不好的人,他能付出的十分有限。当然,孝不是嘴上说说就好,真有孝心的人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
中国的80、90、00很多都是独生子女,10后却放开二胎了。因此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和育儿的压力。很多家庭夫妻二人工作,下要养育两个孩子,上要赡养4个老人,有的还有祖辈,压力更重。
社会需要做的,不是激励年轻人,而是提高公共养老福利。比如农民养老金、老年人医疗费用减免、社区养老服务站等切实减少年轻人养老负担的措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要男多女少,女人择优而嫁是必然的,彩礼不影响实质。看看印度,好像是信仰的原因不能堕胎,随便生,应该是女孩多男孩少,所以女孩真正成了赔钱货,没有拿得出手的嫁妆,闺女就嫁不出去,就算勉强出嫁了,也会被婆家人欺负,甚至摧残致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德伦理问题,只见幼儿园门口排队接孙子,没见老年公寓门口有人排队看父母,如何避免儿女不孝敬父母,个人认为,首先是对儿女做到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在有人老了自己必须有存款,让儿女没有后顾之忧,即使是虚伪的探望老人(奔钱来的)那也比不孝敬父母强。
上一篇:四川广场舞老人故意绊倒小孩,致其脸部坠地,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