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港台娱乐圈越来越不行了?
香港,港台,娱乐圈为什么港台娱乐圈越来越不行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港台的娱乐圈火爆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随着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文化引进更加多样性,港台的影视歌等文娱产业必然受到冲击。
在电脑和网络没有普及或者说几乎没有的八十年代初期,国家对于一些港台文化产品还是抱着监管大于杜绝的态度。毕竟都是华人,同根同种的文化理念使得港台影视娱乐节目极容易被接受。哪怕一首电视剧的片头或者片尾曲都能火上一段时间,而这也仅仅是依靠口耳相传。可见那个时代我们内地的娱乐生活有多么匮乏,连传播途径都是单一化,当然生产力底下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中国内陆,在文化娱乐方面也不愿落后太多,继而引进港台影视制作行业与内地合资拍片,加强了三地文娱产业的交流和融合。
进入千禧年之后这个大文化圈的交流更加快速频繁,每年的春晚邀请的港台演员也越来越多,可事实是这时候的文化娱乐传播途径早已被网络占去了一大半。在网路上各路大神牛人更是吸引了年轻人的眼球,用自己掌握的更加领先的娱乐手段和理念带走了港台文娱市场的流量,这一切都开始于人们对于网络的憧憬和猎奇心理,西方的娱乐不用引进在网路上就能听到看到了,更具视觉听觉冲击的娱乐产品甚至需要睁大眼睛去分辨哪是糟粕哪是精华了。随着工业技术在十几年里更新迭代,从最早的磁带随身听都是奢侈品,到MP3MP4的白菜价,从vcd影碟机到dvd蓝光再到4k液晶电视,直到如今的一块智能手机掌控所有软件,浏览所有网页。
港台的娱乐圈虽然颓势已出,可毕竟多年的运作早已经形成了一个娱乐产业链,在这条产业链的所有大咖和跑龙套的都服从于生产流程的模式化,做起事来就毕恭毕敬,对从事的行业认真有加。这也是他们的优势所在。我们想短道超车后来居上,自然是需要取其所长,依托内地受众的习惯和快速发展的科技生产力,基于厚重的历史文化,利用好技术和艺术才能真正的引领三地娱乐潮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大陆的影视业越来越强大,大陆演员的演技越来越抗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香港拍戏一集工资才几万到十万封顶,而内地十万是起步价,几十万不在话下。而且香港拍摄日程紧,工作量大,而内地宽松的多,比香港要人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点:自闭
香港的娱乐圈基本上可以分为四部分:电视圈,乐坛,电影圈和一些其他媒体的艺人。基本上可以说电视圈已经等同于TVB,乐坛已经萎缩到历史最低点基本上已经捧不出歌星了而且还有被TVB蚕食的趋势,电影圈则已经封闭化,通常老板拍电影都会固定用同一个导演,导演又会习惯用同一批人,因此今年金像奖鲜有新人,除非有新的投资商决定用新导演新人马,否则新人难以露脸,最后一饭则是其他媒体的艺人,例如网络、电台等,这饭人由于投放资源有限缺乏存在感。基本上以上四饭人都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很难像九十年代一样捧出亚洲级别的天皇天后。
相比之下国内的电影圈则显得蓬勃得多,虽然题材有局限,但是演员班底新人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而且偶尔能出佳片。
第二点:只能有一个是大哥
香港和上海是一对冤家城市。只能有一个是大哥。
1842年香港开埠,首开风气,接触了最先进的工业文明,上海籍籍无名;1860年代上海开埠,20年后在文化上赶超香港。1860年代,上海兴办报业,人才派到香港去学习,可见香港在文化事业上是远比上海牛逼的。可是1890年代的时候,香港的报纸跟上海的普通报纸都没法比,更不要说《新闻报》《申报》这样崛起中的巨擘。
报业的发展只是文化事业中的一方面,但是为工业社会培养了现代化的文人,他们不再为求取功名而读书,靠办报也能取得不菲的收入和很高的社会地位。剧作家,小说家,评论家,一茬一茬成长起来,无一不是借助报业的助力。张恨水长篇章回小说借于此,此后金庸的武侠小说亦是。
到了1930年代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上海文化辉煌得耀眼,在好莱坞刚刚建立起来制片厂制度的时候,上海的电影业已经培养出周旋、阮玲玉这样耀眼的明星。现在看黑白的《马路天使》、《神女》依然能让人感动到掉泪,那时候就有这样的的穿透力。电影是一个工业化的体系,当时上海的电影评论也发达得惊人,偶尔在国图新馆一层翻到了当时的上海电影杂志,当时的电影评论跟现在并无二致,水平异常得高,而这样的电影杂志汇编有几十大本。蓝(jiang)苹(qing)指导的八部样板戏现在看起来其实水平不低,她当时也在上海只是一个普通明星。
只是粗浅的看了几部当时的上海电影,这些电影的共同特点是异常关注底层人们的生活,关注殖民者跟本民族之间的矛盾,关注中西文化,城乡文化的冲突,关注侠义精神,这些都与商业化并行不悖。这些珍贵的思想很少在今天的电影中看到了,无论是大陆的还是香港的,而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最为成功的系列里面几乎或多或少包含上述的因素,李小龙系列,黄飞鸿系列,包括周星驰系列,虽然不再有家国民族情怀这种宏大叙事,但是对弱者和底层的关注无出其右。
要理解现在香港电影的衰落,先看看当年是怎么兴起的。这个问题应该放在建国后,文化、商业由上海转移到香港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这是又一次的转移,因为上海再一次处于 闭关锁国的状态。很多人搬迁到香港,中间派人士很多,不愿去台湾,也不愿意留在内地。燕京大学的,中央大学的,圣约翰大学的都来了,接受最优良的教育,又经历大上海商业化淘洗的文化精英们,汇聚到香港一个蕞尔小岛上,不爆发都奇怪。
上一篇:高考体检前一天晚上可以喝酒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