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麦已经染了锈病应该喷什么药挽救?
锈病,小麦,叶锈病小麦已经染了锈病应该喷什么药挽救?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小麦已经染了锈病应该喷什么药挽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民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小麦锈病发生相对于其他病害比较普遍,基本上在所有小麦种植田都会发生。被染病小麦主要危害部位为叶片,小麦锈病不仅仅只会危害叶片,小麦的叶鞘、茎杆、穗部也会被危害。这也是很多农民不知道的一个误区,进而忽略了其他部分的症状,措施了防治病害的最佳时机。
小麦条锈病发生前期时相对不易分辨,刚开始染病初期,受害部位会出现褪绿色的小斑点,该症状和其他一些病虫害有相似之处,不太容易辨别。到了后期除了不易防治外,对于小麦的最终产量也有很严重的影响。
我们农民想要有效防治小麦锈病,应遵循“提前预防,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预防措施以提高小麦自身抵抗力为主。流芳建议小麦种植户在播种时小麦的播种密度不宜过大,在做好肥料管理的前提下,播种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
同时小麦的播种深度要把握在5cm左右,过浅不能低于3cm,过深不能高于8cm。以上都是流芳通过自身实践总结,这样也是提高小麦自身的抗逆性,减少锈病的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
根据当地小麦种植大户传授经验分析,在小麦收获后应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这也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基本措施。同时抗病品种种植的合理布局,切断菌源传播路线。
植保要点: 对常年发病较重的小麦地块,可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速保利可湿性粉剂进行小麦拌种。小麦种子应干拌并充分搅拌均匀,严格控制药量,浓度稍大会影响出苗。
对小麦锈病高发期地块,种植户们应及时喷施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对即将进入高发期的地块,应做好观察和田间管理,以提高小麦自身抗性,也可通过喷施化学药剂进行预防。
以上均为流芳根据自身和当地种植小麦经验所总结,仅供大家参考!欢迎关注流芳,以便相互探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麦绣病已经出现症状了,说明必须喷药防治,此时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挽救了,喷药防治时最佳选择。
小麦绣病可以分为条锈、叶绣和杆绣,根据绣病发病特点很容易区分。三中绣病症状特点是:条锈成行叶绣乱,杆绣是个大红斑。根据症状特点可以判断是那种绣病危害的,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药剂来防治。
比如条绣病可以在发病初期选择12.5戊唑醇水乳剂50毫升每亩或30%己唑醇悬浮剂10毫升每亩或50%粉唑醇可湿性粉剂10克每亩,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
比如叶绣病可以在发病初期选择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40毫升每亩或30%氟环•嘧菌酯悬浮剂45毫升每亩或20%萎绣•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克每亩,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兑水均匀喷雾防治。绣病发生严重时,一般可在药后7-10天在施药一次,建连续2-3次,注意药剂交替轮换使用。
施药时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和使用次数限制和农药标签的其他要求。比如江苏省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40%丙硫菌唑•戊唑醇防治小麦绣病制剂量是30-50毫升每亩,施药时间是发病初期,视病情发展情况,间隔7-10天再施药一次,在小麦上使用安全间隔期为35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小麦染了锈病应该使用“粉锈宁”、“羟锈宁”、“特谱唑”等药物按照说明进行均匀喷洒。它们的优点是:药效期长、用量低、无药害、效果好。预防锈病也可以使用该三种药物拌种,播种后70天仍能保持90%防效。另外该三种药物还能治疗白粉病、白杆病、散黑穗病、腥黑穗病。
一、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有三种:条锈病、杆锈病、叶锈病。有个顺口溜对这三种锈病进行描述:条锈成行叶锈乱,杆锈是个大褐斑。田间诊断时可根据这个来区别。
1、小麦条锈病:
(1)、小麦条锈病发病部位及症状:
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叶鞘、茎杆、穗部、颖壳、芒上也会出现。受病害后叶片表面出现退绿斑点,后产生黄色狭长形或长椭圆形,夏孢子堆较小,呈虚线排列沿叶脉扩展。后期在发病部位产生黑色条状冬孢子堆。
(2)、小麦条锈病病原:
引起小麦条锈病的病原是:条形柄锈菌(puccinina striiformis),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
2、小麦杆锈病:
(1)、小麦杆锈病发病部位及症状:
杆锈病主要发生在茎杆和叶鞘,叶片、穗部也会发生。夏孢子堆呈长椭圆形,隆起高,不规则散生,黄褐色。杆锈菌能穿透叶片,感染的叶片正反两面均出现孢子堆,并且背面孢子堆比正面还大。后期在发病部位产生黑色冬孢子堆。
(2)、小麦杆锈菌病原:
引起小麦杆锈病的病原是:禾柄锈菌(puccinia graminis),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
3、小麦叶锈病:
(1)、小麦叶锈病发病部位及症状:
叶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叶鞘和茎也会发生。夏孢子堆呈散乱不规则排列成圆形或长椭圆形。基本只在叶片正面发生。后期会在叶片背面散生黑色椭圆形冬孢子堆。
(2)、小麦叶锈病病原:
引起小麦叶锈病病原的是:小麦隐匿锈菌(pnccinia recondita),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
二、小麦锈病的防治:
小麦锈病发生主要是因为小麦连续多年种植,品种退化,抗病能力弱;夏孢子、冬孢子附在麦田杂草或自生麦苗上越夏越冬;田土黏重、排水不良、种植过密、隐蔽大、氮肥施用过晚等种植管理不善原因;天气潮湿少光照。
小麦锈病最易发温度分别是:条锈病:9°—16°;杆锈病:18°—25°;叶锈病:15°—22°。因此小麦锈病从春季开始发病顺序依次是:条锈病——叶锈病——杆锈病。
上一篇:农村俗语:“桂花树门前,贵人立门内”,究竟什么意思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