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清政府为什么要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清政府,中国清政府为什么要闭关锁国?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4、清朝政府对自己经济和政治实力的过分盲目自大。清朝封建统治时期经济上自给自足,不依靠同时也很抵制外来商品。闭关保障本地经济发展,免受外来力量的影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防止中外反清势力联合,不和外国通商,贸易也能自给自足。不依靠同时也很抵制外来商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朝统治者惧怕西方殖民者,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常以天朝上国自居,竟还惧怕西方蛮夷,真是可笑至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设计师大路,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想说说关于清朝闭关锁国的自己的看法。
首先,闭关锁国貌似应该是明朝末期已经开始实行的一种政策,而不是清朝才有的产物。由于明代之前,甚至明朝前期之前的各朝各代,中华一直是作为泱泱大国,各国来朝的姿态,而到了明末左右,世界各地都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政治上都对当时中华统治者的统治形成了一种冲击,闭关锁国就开始了。在我看来,这一方面减弱新兴思维对被统治阶级造成的冲击;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自己的优秀技术被他国学习了去,算是保证自己的优秀吧。
其次,到了清代,闭关锁国更完美严格的坚持了下来。一是由于到了这时期世界上各地都在进行变革,工业化的发展、政治体变革、经济的更快速流通,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得已实行的一种政策;还有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清朝内部不稳,历史上各朝各代,一般朝代更迭之后,很快内部就会稳定下来,除了两个朝代:元和清。因为在当时人们看来,这两个朝代属于外族侵占,一直反对势力不断,也许在统治阶层的自己也会担心自己名不正言不顺,如果再有外部势力支持或者外部思想的影响,这会加速统治的结束,所以,闭关锁国在我看来是必然中必然了。
总而言之,闭关锁国虽然严重的影响了国家的发展,但对统治阶级而言不失为一种最好的维护自己统治的方式。
以上是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浅薄想法,如有错误,请指出。
我是设计师大路,让我们一起加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句话叫猥琐发育别浪就是这个意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1、清朝前期自给自抄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
3、统治者害怕外国人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近两百年。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zd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十八世纪,由于中外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和人民反清起义不断发生,清朝统治者担心外人和汉人会结合起来反对清朝.1717年,清政府下令不许中国商船到欧洲人控制下的南洋地区进行贸易.清政府在对贸易范围实行限制同时实行禁教,减少中外之间的往来.17世纪末,清政府允许天主教在中国传播.随着教会在中国影响的扩大,它开始直接干涉中国的内政.尤其是1704年罗马教皇格勒门十一订立“禁约”,禁止中国教徒尊孔祭祖.康熙严辞拒绝了这项要求.1720年清政府开始实行禁教政策.
1727年又明确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到广东的虎门和福建的厦门两处.1757年正式实行闭关的政策,乾隆皇帝宣布西洋商船只准在广东的虎门一处停泊贸易.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准皇帝颁布了《防范外夷条规》,
根据这一文件建立了“公行”机构.公行是由官方特许的商人组成的垄断性外贸组织.外国人来广州做买卖必须经由公行,其行动也由公行的行商负责约束.外国商人只准在规定的时间,即每年的五月至十月间来广州进行贸易,期满必须离去.在广州期间他们只能住在由公行所设的“夷馆”内.外商在华只能雇用翻译和买办,不能雇人向内地传递信件.中国人不准向外商借贷资本.条规还规定要加强河防,监视外国船舶的活动.这些规定在以后的嘉庆和道光年间屡被重申.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防范西方殖民主义者.但这种自卫措施是非常被动的.
上一篇:第二次婚姻的选择空间为什么没有第一次空间这么大,大家如何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