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哪些古代风靡一时但现在受众面却极小众的爱好?
鼻烟,蛐蛐儿,蟋蟀有哪些古代风靡一时但现在受众面却极小众的爱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哪些古代风靡一时但现在受众面却极小众的爱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阳高快乐,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在中国古代有许多活动或行为风靡一时,成为一种流行,成为一种时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不被重视或忘记。这其中就吸鼻烟壶、斗草、斗蟋蟀等。
一、吸鼻烟壶
鼻烟传入中国是在明代隆庆年间,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据清朝赵之谦《勇庐闲诘》中提及,明万历九年(158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携带鼻烟、自鸣钟、万国图等贡礼,进行传教活动,后进贡给皇帝,但从现存明代宫廷档案“利玛窦所献方物”的名单中未见鼻烟的记载。刚传入时中文称为称“士拿乎”、“士那富”、“西腊”、“布露辉卢”、“科伦士拿乎”等,均为外来语译音。
到了雍正年间,雍正皇帝根据鼻烟是用鼻子来闻的特点,把“士那乎”命名为“鼻烟”,至此,鼻烟开始有了中国名字。 鼻烟传入宫中后,随着皇帝赏赐给大臣们鼻烟以及鼻烟壶,开始向上层。后来,鼻烟越传越广,不仅大臣府宅人等,连中小衙门中的人都闻起鼻烟来。
康熙年间,一次无意之中,宫内看烟库的太监,把几十盆盛开的茉莉花放在烟库内串了味,康熙皇帝闻了这种烟不仅没有怪罪,反而很高兴。命人用茉莉花熏洋烟,并起名叫“御制露”。康熙中叶以后,吸闻鼻烟习俗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
清末民初,北京鼻烟铺很多,集中在前门大栅栏、隆福寺、鼓楼、崇外大街等地。较著名的有鼓楼大街的“汪睁大”、“谊兰和”,崇外大街巾帽胡同的“公利和”、“公益和”等鼻烟店。其中前门大栅栏的“天蕙斋”是北京最著名的鼻烟店。清道光年间五口通商后,广州有商行利用国产的烟叶原料仿制进口鼻烟,自此,鼻烟开始在社会上普及起来。到了晚清末年,鼻烟慢慢被旱烟、水烟、纸烟代替,最终被社会淘汰。
鼻烟壶作为一种文化,现在成为了收藏品。
二、斗草
斗草又称斗百草、斗花,是我国古代民间的一种快乐游戏,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宋代,人们在端午、春社以及清明,都有斗草活动。
破阵子
宋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
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
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
宋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斗草的范围很广,花草、树木、蔬菜、水果都可以选来斗。斗草的玩法分为文斗和武斗两种。所谓文斗,就是对花草名,是古代女孩子之中的最流行的一种。女孩们采来百草,以对仗的形式互报草名,比赛谁采的草种多、对仗的水平高,谁能坚持到最后便是赢家。武斗的玩法则比较受男孩的欢迎,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多为车前草),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
在唐代,斗草不仅仅是妇女儿童的最爱,成年男子也对此颇好。李商隐、李白的诗中都曾提到过斗草。“如何斗百草,赌取凤皇钗”,“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玩这个游戏了。
三、斗蟋蟀
蛐蛐儿,学名叫蟋蟀,人们在平常一般会叫它促织。因为一听见蛐蛐儿叫唤就表示秋天到了,天气会逐渐变凉,提醒人们该准备冬天的衣服了。所以有“促织鸣、懒妇惊”这样的说法。蟋蟀,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和观察。在《诗经》中,就有一篇《蟋蟀》。人们已观察到秋季天气转凉,蟋蟀就会躲进屋里的规律,写下了“蟋蟀在堂”、“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之类的诗句。汉初成书的《尔雅》,释“蟋蟀”为“”,亦写作“蛩”,音琼。蛩,指蝗虫一类昆虫。蟋蟀像蝗虫但又比它小,所以汉魏人称之为“吟蛩”,即善于吟叫的小蝗虫。
魏晋时代,则常称之为“促织”,亦称之为“趋织”。 从“蟋蟀”这个名字的来历,我们可以得知,这小小昆虫之所以会引起人们的兴趣,一开始并不是因为它争强好斗,而是由于它能发出如音乐般悦耳的鸣声。正所谓“境由心生”,这小虫的鸣声被不同的人听到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劳动妇女们听到它,就想到秋气转凉,仿佛虫声是在提醒她赶紧织布、缝制寒衣。深宫佳丽、异乡游子听到它,则会觉得它在诉说着哀愁,心中生出悲凉的感觉。杜甫就曾感叹地唱道:“促织甚细微,哀音何动人!”人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养蛐蛐以欣赏它的声音,这已经很难调查清楚了。不过,斗蛐蛐儿是开始于唐代的。据说天宝年间,宫女在玩赏蟋蟀的过程中,发现雄性蟋蟀有好斗的特点,于是斗蛐蛐儿这个游戏率先在宫中流传起来。传到社会上之后,和赌博联系在了一块儿,就像现在的赛马一样,赌徒的命运寄托在了动物身上。
南宋,在斗蛐蛐儿的历史上是著名的时代。这个时候,斗蛐蛐儿从地域上来说已经冲出了京师的范围,从阶层上来说也不再限于贵族,普通民众,甚至于和尚也喜欢这种游戏。民间称为“活佛”的济公,不但奉行“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还喜欢斗蛐蛐儿。他有一只名为“铁枪”的蟋蟀不幸死去,他不但把它好好安葬,还郑重其事地为它作悼词、祭文。这个时期,还出了位有名的“蟋蟀宰相”,即南宋末期的权相贾似道。当襄阳城被蒙元军队围攻的时候,他把情报藏起来不报给朝廷,也不派去援兵,却整天躲在家里和自己的小老婆们斗蟋蟀。有人嘲笑他把斗蛐蛐儿当做“军国大事”,他听到一点也不脸红。贾似道作为南宋重臣,因斗蛐蛐而误国误民,落得个千古骂名。然而,他作为斗蟋爱好者,却认真总结前人经验,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蟋蟀的专著——《促织经》,称得上是中国昆虫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捕捉、收买、喂养、斗胜、医伤、治病、繁殖蟋蟀等方法。
明清两代长达五百多年,斗蛐蛐儿的风气一直持续不衰,尤其是在明宣德年间非常繁盛。宣德皇帝因为喜欢斗蛐蛐儿而被称为“蟋蟀皇帝”。他曾经下命令让官府进献蛐蛐儿,加重了百姓负担。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根据这段历史写成一短篇小说,名《促织》。清朝的王公贵族,在入关之后就开始喜欢上了斗蛐蛐儿这个游戏。每年秋季,京师会架起宽大的棚场,在官方的组织下开局赌博,无数赌徒的眼睛都盯在了小小的蟋蟀身上,北京城此时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一座赌城明清两代又相继出过多部有关蟋蟀的专著,不过大多数都是在贾似道《促织经》的基础增加了一些内容,并没有新的突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