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国有没有自主集成电路设计软件?
中国,软件,熊猫我国有没有自主集成电路设计软件?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国有没有自主集成电路设计软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转载说明:这个是 南山林雪萍 的头条文章。原文地址:
https://www.toutiao.com/i6808335138817049102/?tt_from=mobile_qq&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amp=1589926251&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mobile_qq&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se_new_style=0&req_id=202005200610510100140411602118DD8F&group_id=6808335138817049102
从青铜到核武:中国EDA的三次浪潮
原创 南山林雪萍 2020-03-26 10:17:32
电子设计软件EDA堪称一个奇葩的行业。狭小的市场,却是人类电子工业知识的最高结晶。在美国对中兴、华为的制裁中,这是一堵无法跨越的墙。这让人们目标都集中在国产EDA软件上。
时钟拨回到1991年,华为开始自主研发ASIC芯片时,工程师先在PAL16可编程期间上设计自己的电路,在实际应用中验证迭代。成熟后将可编程器件上的方案,委托给一家拥有EDA软件能力的香港公司设计成ASIC芯片,然后去德州仪器(TI)进行流片和生产。那个时候,EDA软件还并不显眼。
阳朔会议,火种们的聚会
1978年金秋,在桂林阳朔举办的“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学术会议,被誉为“EDA事业的开端”。这是以“计算机情报网”的名义,召开的“文革”后第一次全国性大型计算机学术活动。有67个单位,14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召集起来的这批人,成为中国EDA事业的学术萌芽。
当时EDA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印刷电路板PCB设计领域。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也很早就做好了布局,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就成立了EDA研究室,从事理论、算法及系统研究。1979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与机械工业部自动化所合作,开发了集成电路图版设计工具。北京理工大学也是较早地开创了中国的EDA学科。这种几乎无人听说过的EDA学科的初创,是十分艰难的。当时连博士点的申报,都是在极其艰难的奔波下才最终申报成功。北京理工大学的努力,为中国EDA的发展,开创了全新的疆土,计算机/集成电路设计方面领域第一线很多“干将”,都是从这里走出来。而北京理工大学与中科院计算所也开发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电子CAD系统。
桂林大会上,最后选出18篇论文进行刊登,反映了自动逻辑综合、模拟技术、测试生成、电路分析、印制板布线及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等各个方面。毫无疑问,当时的中国学者专家们,对于技术的把握和理论探讨,几乎与国外做到了同步,而在硬件支撑方面的差别却是太大。当时计算机非常少,计算资源是最宝贵和匮乏的,先进的外围设备和系统软件更是不可奢望。像邮电学院的老师几乎是手无寸铁,硬是用手摇计算机和手工计算,完成几万个用于逻辑综合的数据。
这也并不奇怪。相对应的则是中国芯片制造业的落后。在此前一年的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科教工作者座谈会上,芯片业的一位老科学家声称,全国共有600多家半导体生产工厂,其一年生产的集成电路总量,只等于日本一家大型工厂月产量的十分之ー。
在萌芽期,EDA的进展,还只是学术圈里的事情,是绝大多数人目光之外若隐若现的小火星。它所依附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也只是一个刚刚从襁褓开始走路的孩子。有研究芯片发展史的专家做出判断,这一时期的中国“芯”,在科研、技术水平上与世界水平有15年左右的差距,在工业生产上则有20年以上的差距。
然而毕竟桂花香开,1978年金秋广西漓江畔碧莲峰的会议,成为中国EDA的香醇启蒙。中国EDA的青铜剑时代,正式开启。
熊猫微萌,产业破土
1986年7月,电子设计迎来了国家的春风。电子工业部确定在北京、上海、无锡建立3个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在当时,巴黎统筹委员会又对中国禁运EDA软件,买不到先进的工具,IC设计很难发展。国内的ICCAD工具研发,停留在众多Ⅰ级系统和Ⅱ级系统。
1988年,国家计委设立了“ICCAD Ⅲ级系统开发”专项,交给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牵头攻关,这个Ⅲ级系统被命名为“熊猫系统”。
当时的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聚集了来自国内高等院校、研究所、中科院和有关企业等17个单位的120人,并在1988年聘请了华裔专家进行领导开发。事实上证明,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举措,国外专家的到来,弥补了国内专家在工程化、商品化方面的经验不足。那时,所有攻关人员都集中712厂一个五层楼中。单身人员住在楼下,楼上就是办公室。
IC设计从大面上分为模拟设计和数字设计。模拟设计对工程师的水平要求较高,就意味着对工具的依赖较低。数字设计对工程师的要求较低,对工具的依赖就比较高了。所以,考虑到中国IC设计水平较低的现实,Ⅲ级系统是从模拟设计入手的。
经过3年奋战,这支团队终于在1991年开发出原型。熊猫系统获得了1993年的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经过跟用户的磨合,证明“熊猫系统”能够在多种集成电路设计上应用。
即使“熊猫系统”还是原型版,但它冲破了国外封锁,使国内市场上同类外国软件的销售价应声而降,有的降幅达60%左右。
“八五”期间,国家将IC CAD产业化的任务交给华大设计中心,并在1995年完成最终版本熊猫系统。当时有56套系统在国内26家集成电路设计单位应用,共完成集成电路产品设计逾200种。
熊猫系统也成功进入国际市场,在美国,用户用它设计的电路最高可以集成600万个元件。像国外软件Mentor,为了开拓中国市场,也会将他们的产品与熊猫系统做集成。连当时来华谈判知识产权问题的美国商务部副部长也专程到华大设计中心考察,对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熊猫系统”表示赞赏。
1998年,熊猫2000在第35次设计自动化会议(DAC)上展出,与世界同行握手。中国的EDA软件,终于与国际舞台,形成了交叉相遇。
破墙而入:外商进入中国,幼苗扼杀
“巴黎统筹委员会”曾是一堵墙,限制重点之一就是禁止向中国销售先进电子CAD软件。我国曾同一些外国厂商谈判引进IC CAD软件,甚至国家领导人都亲自出马同外国领导人谈判,但结果都未能如愿。1986年,法国同意帮中国建立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并赠送一套ICCAD(集成电路自动化设计)系统。但是由于政府更迭,这一计划搁浅。
熊猫系统的发布,屡屡碰壁的EDA南墙上终于打开了一个小口子。可以说,与国外的商业EDA软件相比,这个差距有五年左右。然而,这只能是技术上的一个乐观估计。工业软件的应用,从来不会是只考虑技术差距,使用习惯、用户界面、前后处理,都是影响软件在市场上铺开的重要因素。
虽然中国已经做成了第一版ICCAD,但不久之后的1994年“巴统”解散,国外EDA公司就迅速进入中国市场。而在当时的业界,信奉的理念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能买到的,就没有必要自己做。EDA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