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防治小麦赤霉病?
赤霉病,小麦,药剂怎样防治小麦赤霉病?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赤霉病从小麦幼苗至抽穗都可以发生,引起苗枯、茎腐和穗腐,尤以穗腐发生普遍和严重。小麦穗腐始于开花后,表现为小穗和颖壳初变褐色后转灰白色,潮湿时颖壳缝和小穗基部先现粉红色霉层,后现针头大蓝黑色小粒,而后导致小麦病穗籽粒干瘪。
气温在25~30℃之间、湿度在80%左右是小麦赤霉病高发期。如早春气温回升快,雨水足,稻桩中病菌子囊壳形成早而多,菌源数量大,加之小麦抽穗扬花期又遇上连续阴雨天气,在菌源、天气、寄主生育期三者相吻合的条件下,则病害(穗腐)会大流行。
消灭越冬菌源 清除田间稻麦桩、玉米秸杆等病残体;并结合防治黑穗病等进行播前种子消毒。
选用抗(耐)病高产良种 各地可因地制宜引种、试种。
加强栽培管理 因地制宜调整播期;配方施肥,增施磷钾,勿偏施氮肥;整治排灌系统,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根系早衰。
在关键时期对小麦进么喷药保护,可以按照当地小麦抽穗前后的天气、苗情和病情进行药剂预防。首次施药应掌握在齐穗开花期,喷药2~3次,隔7天一次。可选用50%多菌灵,70%托布津,45%三唑酮福美双或40%三唑酮多菌灵1000~1500倍液喷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麦是禾本科单子叶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 农作物,有冬小麦和春小麦之分。在世界(我国)
分布较广,总产最高,是商品价值,营养价值较高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小麦作为三大谷物之一,是生产面包、馒头、糕点、面条等食物的主要原料,作为大众主食,它的产量和质量毫不夸张地讲,直接关系到14亿人的饭碗问题。所以,种植好、管理好小麦是农业生产部门长期研究解决的课题。那么影响到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环境因素、种植技术。种植技术里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病虫害防治。
言归正传,小麦病害很多,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它的发病症状、发病时期、发病条件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这里主要讲讲综合防治、药物防治。
综合防治: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选用农艺性状好的抗(耐)
病品种;运用综合农业技术:合理灌溉,排水,深耕灭茬,减少菌源,配方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适时早播避开扬花期遇雨等;
药物防治:(1)增产菌拌种。(2)在小麦始花期、扬花期每隔5——7天两次对穗部喷药。
防治关键在于抓住时机+足量用药+足量水+二次用药。
农民朋友们,小麦种植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技术,三言两语很难说清楚这门学科,在这里我恳切地希望大家,多向农业专家请教,多看最新出版的农业书籍,多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和实验这样才能大大地提高种田人们的科学技术水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麦赤霉病应该如何防治?——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回答。
这个问题很简单,只是很多“卖农资的”不真懂或者“真不懂”,才造成了小麦赤霉病的防治难或者防治效果不好。
第一,真正有效的是措施,是选择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
特别是黄河以南麦区,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是基础。然后搭配合理的农药,以及科学的喷施时间。
第二,合理的农药品类
虽然一些新型杀菌剂农药效果不错,但是,因为,价格偏高=性价比不高了。所以,还是三唑类杀菌剂和乙蒜素杀菌剂混用,更加经济实惠。比如,“十星科技”团队在小麦上推广【一喷八防10组合】技术,就是4成以上为杀菌剂:双份戊唑醇+双份乙蒜素,这样4样成本才6元钱,成本低,效果显著。
第三,科学的使用时间,非常重要
小麦抽穗后,扬花前!——请记住,小麦抽穗后到扬花前,这短短的几天时间,是喷药的最佳时期。这是因为:小麦赤霉病是由于扬花期的真菌侵染造成的,一些人认为的“见花打药”是延误防效的错误做法,因为小麦喷药之后,持效期7—15天,喷药之后到小麦植株吸收和形成保护,也需要8—24个小时,所以,在抽穗后到扬花期,为最佳喷药时间。
第四,要保持足够的药液量和农药纯量
因为,小麦亩成穗一般在40万到55万之间,如果你用的药液量太少或者农药的纯药量太少,当然防效差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麦赤霉病如何防治?
我来答
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
危害部位 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其中影响最严重是穗腐。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随之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死亡,枯死苗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和子座)。
特征 小麦赤霉病病穗症状,穗腐小麦扬花时,初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病菌子囊壳)。用手触摸,有突起感觉,不能抹去,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小穗发病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茎基腐自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麦株基部组织受害后变褐腐烂,致全株枯死。秆腐多发生在穗下第一、二节,初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形斑或向茎内扩展。病情严重时,造成病部以上枯黄,有时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黄穗。气候潮湿时病部表面可见粉红色霉层.
上一篇:硕士毕业,二本学校实验岗和高职院校教师岗,均无编制,该怎么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