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俗话说,“江山已改,秉性难移”这句话有道理吗?
性格,秉性难移,江山易改俗话说,“江山已改,秉性难移”这句话有道理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意为人的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更换还要难。
人的本性就是人的性格,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各有侧重,有人忠厚老实;有人狡猾奸诈;有人耿直倔强;有人谨小慎微;有人开朗活泼……如果想改变他们的性格,比改变江山都要难,说明性格具有先天性,后天想改变,真的很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的确是贬义词,但是谁又想呢?多给别人一次机会,社会和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有道理,不要去怀疑我们祖宗的智慧,不管你怎么改,怎么隐藏,最终你改不了那些秉性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道理,而且很有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该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江山对秉性,易对难,改对移。
它的意思是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难以改变,要想改变一个人的本性比改变江山还难。
这句话没有多大的道理,它只是一些性格缺失的人的托词而已。
人,是多变、适应性最强的动物,人的性格、气质会随着境遇和年龄的改变而改变。
孔子曾说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句话很好的阐述了人的世界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轨迹。
三十岁的人,总体性格是有一种冲劲,为了实现成家立业的目标,拼命冲闯,有成功也有失败。
四十岁的人,在咀嚼了人情世故的冷暖之后,性格的棱角被打磨之后,则少了一份激情,多了一份沉稳。对待事情开始向理智的一面转化。
到了五十岁的人,开始知道因果报应,从而乐知天命、知足常乐。
、、、、、、
这是人的群体的性格改变的历程。
人的个体性格一样会改变。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姑且相信这句话,因为人刚一出生,就像一张白纸,它是“善良”的,任由书写和涂改。
假若这句话是正确的,而世上又存在那么多十恶不赦的人,难道“秉性难移”这个观点还能成立吗?
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人在遭遇困境、步履维艰之时,做事往往缩头缩脑、举棋不定。如果不是迫于生活、社会地位的压力,人会至于如此吗?
还有一句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单是得道之人改变,连鸡犬都升天了,你说改变会有多大?
纵观古往今来,君不见唐朝李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清朝的和珅“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再说,现在的贪官,在发迹之前谁不是奔着“报效国家”而去?
而社会上的那些平常人,由于自个儿脾气暴躁、倔强、固执等性格方面的缺失,在做错事受人指责之后往往自圆其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见谅见谅“。
明明知道自己可以改变尴尬的境地,为何还要说”秉性难移“呢?
当然,”出于污泥而不染“的也不乏其人。但是我们也并不要说他的本性没有改变,而是经受风吹雨打之后升华罢了。
上一篇:茶桌上的画笔用什么能清洁干净?柏油,松子油都用上了还是擦不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