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毛笔字行书要点?
行书,书法,楷书毛笔字行书要点?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是要书写字书写流畅,二是要结构不要失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行书之“行”,张怀瓘解释为“务从简易,相间流行”、“非真非草”,用来分析典型行特点很有概括性,从行书与正、草的比较着眼,也是分析行书特点的很好的途径。典型行书的书大体保留了楷书的字形,部分吸收草法,使之像草书那样适当减省、连带,既便捷易识,又活泼洒脱,富于生动之美。以下以“书法三要素”为框架进行扼要分析。
第一、行书点画用笔要点
点画是书法艺术形式的基础元素,用笔是形成点画形态的手段,有时称笔法行书(特别是行楷)的基本点画形态与楷书相近,我们把它称作行书点画的“基础形态”。其形态规定比楷书相对宽松。在同一种风格内部,楷书点画的轮廓、粗细、弧度等形式要素的变化范围相对较小,同一类型的点画常常要保持相对稳定的形态,这是构成楷书形式体系的稳定性和严密性的重要条件之。而行书则要求依据上下笔画之间的书写关系,随时调整点画的轮廓、粗细和弧度,虽然同样也存在点画的类型化特征,但远不如楷书那么简洁明晰。相应的,在书写时笔锋运用有较大的灵活性,比如笔锋入纸角度(影响起笔处的轮廓)、提按或中侧(影响粗细)、运行轨迹(影响弧度)乃至手腕和手指操控笔杆的方式(决定对笔锋的使用)等,在处理时都比严规密矩的楷书要灵活一些。
第二、行书的结体取势要点
结体是由点画组成的单字形象,是书法艺术形式的基本单位。在点画与单字之间存在着一种中间形态部件。取势是结体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有时称字法汉字形体是历史生成的,任何字体的结体取势,首先必须遵循文字学意义上的基本规范,行书也不例外。因此,研究、学习行书的结体取势,第一步是要了解作为字体的行书在形体上的特点。
第三、行书的章法布白要点
章法是书法作品的整体构成,是所有可视形式的综合效果。布白从字面上是指对“空白”的置,其实就是对各种形式的总体经营。章法布白的核心是行内和行间关系的处理。行内和行间关系首先呈现在全幅边距和字行间距上。一般意义上的边距、字行间距处理,对各种字体的要求都是一致的,往往由其内容、风格来决定,很难说行书有什么特异之处。比如颜真卿的楷书尚“密”,欧阳询的楷书尚疏”;徐渭的行尚“密”,董其昌的行书尚“疏”。但是,篆、隶、楷书的单字一般是自身完满的,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因此字、行之间都需要保留一定的间距,而且在同一作品中,其间距大小一般是稳定的,字间距大小往往还与行间距相近。这一特点导致篆、隶、楷书不管尚“疏”还是尚“密”,在行列排布上最终形成了相对统一的模式,即横向、纵向各成行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祭侄稿》)
毛笔字行书要点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唐朝宋朝明清各代,似乎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每一位写字的人,都自幼年开始听从私塾老师教导,认认真真写毛笔字,完全掌握毛笔字行书要点。
今天,各种钢笔原子笔铅笔甚至电脑键盘手机按键,成为书写工具,毛笔成为传统文化的部分。许多人太不了解毛笔的特点和行书要点了。
(古时私塾学堂用毛笔字书写)
一,毛笔的重要意义。
如果中国四大发明以外还有哪些著名的伟大发明,毛笔和筷子应该进入伟大发明的名单。
我们知道在西方文化中,写字是鹅毛管做成的笔,笔尖肯定是硬的,蘸墨蓄墨也不多,既要频繁蘸墨水,写出来的笔画也永远是一条等直径的、枯燥单调的直线。
而中国的毛笔,是软的,古人论书法,曰“笔软则奇怪生焉”,智慧的中国就是发明了软的兔毫鼠毫等结为一束成为毛笔!奇妙不奇妙?惊喜不惊喜?
中国的毛笔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我们的考古科学家,出土了春秋战国时期、秦代汉代的毛笔,我们一方面为中华文化骄傲,一方面我们知道自古以来毛笔行书积累了无比丰富的经验。
(敦煌出土的汉代的毛笔)
没有毛笔就没有书法。国际公认的书法,就是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才算书法,中国以毛笔字为基本支撑的书法艺术,包含笔法、结构、章法等等完整的审美体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他国家没有书法,只有艺术字或花体字而已。这是一个重要概念。
中国书法是纸上的舞蹈,是笔墨的歌唱,是心绪的旋律。
所以,我们要知道,毛笔字行书是中国书法,是最高级的艺术审美。
二,五大要点全知道。
毛笔字行书要点,关键是要把握五个方面,反复揣摩感悟,方能得其精髓、用其技巧、臻于完美。
一是熟练掌握点与线的笔法。
精美的毛笔字,首先是由精致优美的线条组成的。
毛笔字不同于钢笔字等硬笔。毛笔字的每一个笔画都有矛盾、有顾盼。粗细、浓淡、向背、大小、正欹、疏密,构成了无比丰富的变化!
点其实是线的压缩,掌握点与线,也可以说就是掌握线条。
如何写出好的线条呢?
中侧并用。中锋运行为主。在运行线条时保持中锋在纸上运行,是最大的关键。古人云,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就是阐述用笔的基本原理。中锋为主就是要求毛笔字行书的笔锋在笔画之中运行。
二是结字之法。
每个字都有自己的神态、动态,这样组合一起,才有审美丰富多彩。如果每个字都呆若木鸡,组合一块儿,味同嚼蜡,王羲之批评是状如算子,形状像算盘子,一模一样,刻板无趣!
三是毛笔字行书特别讲究章法。
苏轼的《寒食帖》是毛笔字行书的最典型的标杆,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二。我们看到,好的一篇毛笔字
,特别注重章法,有紧密的板块,也有疏朗的空间;忽而迅如疾风,接着凝墨端庄;上下连绵耐人寻味,左右顾盼若断还连;章法之美,也是中国书法独有的,其魅力无限,需终生孜孜以求。
上一篇:我是一个男生穿着短裤白色的,在街上没憋住尿了裤子,我要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