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民现在进城了,市民以后能进村吗?
农村,农民,市民农民现在进城了,市民以后能进村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现在许多农民都进城了,买了商品楼,在城市带小孩上学或者跟随孩子们定居了下来,农村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农村里面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不是在县城做点小生意,就是外出务工多年后在家乡的县城买点房让妻子去照顾上学的儿女。还有一部分就是县城没有房,但为了孩子的教育租房定居了下来。
如今再也不像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方式,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机械化已经进驻农村,种植玉米,收割油菜水稻还有小麦玉米,都已经用上了机器,以前大生产式的方式以后再也见不到了。
以后的农村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大胆的去设想一下:农业会出现大面积的承包化,种植会更科技更高产,几十亩几百亩的农田会种植单一的农作物,种植收割全部机械化,防治病虫害会用上小型飞机。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大量的农场主,私营农业主,种植和农业合作社,农村会渐渐失去或者合并成大的乡镇集中点,人口更为集中,经济也会更加发展。
农村的医疗教育相对落后,这必将加速更多的农民进入城市,离开了农村离开了土地,为了农民的生存,国家必将会出台相应的惠民政策,会在城乡结合部产生建设有相对应的农业高科技产业园,让农民有一定的生存保障。国家会继续推出移民搬迁政策,政策会向农民倾斜,会发展手工业,农民特产行业,非物质遗产会快速发展,更人性化的养老中心康复中心会大量产生。
生活了一辈子的农村,干了一辈子的农活,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深爱这里的一草一木,还是有一部分年老的农民会选择留下来,继续他们一直的生活方式,享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问题问的够奇葩了,农民进城是因为人口多土地少,依靠土地种植满足不了生活的需要,所以为了进城打工增加经济收入,才进的城。还有另一种人在农村种植赚到了钱经济富裕了,进城市去另行发展,投资其它行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收入,改变居住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
城市居民进村一没有土地,二没住房,指望什么生活,靠什么创收。进村投资农副产品加工业到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项目,即能力用农村的多余劳动力,又解决了农民外出打工的艰辛,同时也解决了农村农副产品的滞销问题和带动村民致富,是一个很好的商机。可为什么没人进村呢,就我国农村的现况,有商业头脑的人都不会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农村发展,原因留给条友们评论区讨论!
就算是城市退休职工,想过田园晚年生活,看到农村的现状也会望而生畏,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民进城少规矩!
工人进村好兆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民进城除了少数有钱人之外,大多是无奈,孩子结婚城里没房子女孩不愿意,只有进城,农民进城是消化房产的一股潜在力量。
至于市民进村,起码目前还不行,市民不能和农村人争利益,况且现在土地资源那么紧张,更不能让市民随便进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严格地说,这个问题表述的不太准确——无论是就农民进城还是市民进村,都存在这个问题。
市民怎么不可以进村呢?乡村旅游、乡村旅居、田园养生养老、乡村的休闲度假、农耕体验,习惯上是在乡村进行的亲子活动等等,都叫市民进村。这些市民“进村”,不仅可以,而且是鼓励的,特别是在今年的疫情之后,国家在拉动内需的背景下,更是大力倡导的。
提问者可能是想说的是,农民能够进城买房、定居、置业,市民是不是也可以到农村买房。核心的问题是想说市民能不能到农村买房——因为务工是显而易见的事,不需要纳入问答的范畴。
那么就这个问题上说,回答是否定的。就目前国家现有的土地管理政策,是不允许城市居民买房、建房的。无论是基本保护农田、五荒地,还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都不允许的。
但即使不能买房、建房,市民还是照样可以“进村”的。近些年,国家在实施乡村振兴、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美丽乡村建设、集中居住、合镇并村、生态拆迁等活动中,农村有不少的闲置农房可供租赁;同时,国家在有条件放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情况下,一些村集体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的房产,是可以以租赁的方式提供市民“进村”使用的。
总之,这个问题涉及的政策面比较宽。这里只能作简单的描述。关心类似的朋友,可以关注四川省农副食品流通协会在《今日头条》的“田园生活社区”,对类似的问题会不定期地发布政策信息、行业动态、农村房屋租赁及生态农产品以及城市居民田园生活方式的推介及乡村生活案例的举荐。
上一篇:头条必须声明原创才有广告收益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