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翻看中国史书,哪段历史让你触动?
中国,历史,红军翻看中国史书,哪段历史让你触动?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坚持真理,慷慨悲歌,勇赴国难,为民请命,为国捐躯各种各样的历史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史!各种各样的让人触动!
坚持真理:崔抒杀史
崔杼(?—公元前546年),姜姓,崔氏,名杼,谥武,又称崔子、崔武子,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齐丁公的后代,后为齐国执政。后崔抒杀死了齐庄公,齐国太史公如实记载:崔抒弑其君。崔抒杀了太史公,太史公的弟弟太史仲继续如实记载,崔抒杀之!其弟太史叔继续如实记载崔抒又杀之!崔抒警告太史公的第三个弟弟太史季,太史季不畏强权,坚持秉笔直书!崔抒只好放了他。太史季走出来,正遇到南史氏执简而来,南史氏以为他也被杀了,是来继续实写这事的。春秋史官坚持真理的精神读之让人感叹不已!及至汉武帝,唐太宗干扰史官记史,让人唏嘘不已!西晋咸宁年间盗墓贼从魏襄王墓里盗出的《竹书纪年》反而成为史书珍品。春秋之后真实历史有多少已无法考证,除了后代皇权干扰,后世很少刚正史官也是重要原因!
慷慨悲歌:刘琨守晋阳
闻鸡起舞,记录了两个大英雄,祖逖和刘琨,祖逖中流击楫率部北伐的故事流传很广。刘琨坚守晋阳九年的历史却很少人知!
刘琨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光熙元年(306年)九月,司马越为了扩张势力,派刘琨出任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刘琨带领一千余人辗转离开首都洛阳,于307年(元嘉元年)春到达晋阳(今山西太原)。当时的晋阳经历战乱,已成一座空城。刘琨在左右强敌环俟的环境下安抚流民,发展生产,加强防御。不到一年晋阳就恢复了生气,成了晋朝在中原的少数几个存留抵抗势力之一。强敌环伺下刘琨吸引了许多志愿抗击匈奴、羯人的志士。建兴四年(316年),石勒出兵进攻并州,刘琨中伏大败,丢失并州,只身投奔幽州刺史、辽西鲜卑左贤王、假抚军大将军段匹磾,并与其结为兄弟。太兴元年(318年),段部鲜卑内斗,段末杯击败段匹磾自任单于,并俘虏了刘琨的儿子刘群。刘群得到段末杯的厚待,便给刘琨写密信邀请他共击段匹磾,谁料密信被段匹磾截获。段匹磾虽相信刘琨,但最终还是将刘琨下狱。刘琨素有名望,拘押期间,远近之人尽皆愤叹。代郡太守辟闾嵩与刘琨部下将领企图反叛段匹磾救出刘琨,因泄密而失败。东晋权臣王敦派人密告段匹磾,让他杀掉刘琨。刘琨听说王敦来使,便对儿子刘遵说:“处仲(王敦)使来而不我告,是杀我也。死生有命,但恨仇耻不雪,无以下见二亲耳”。同年五月初八,段匹磾自称奉皇帝诏旨将刘琨缢杀,子侄四人同时遇害。刘琨时年四十八岁。
勇赴国难:颜真卿一门忠烈
都知颜真卿为大书法家,其实颜氏还是一门忠烈,安史之乱爆发时,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与其子颜季明守常山,设计杀安禄山部将李钦凑,擒高邈、何千年。河北有十七郡响应,天宝十五载(756年),叛军围攻常山,擒杀颜季明。不久城破,颜杲卿被押到洛阳。他瞋目怒骂安禄山,最终遇害,年六十五。颜真卿因颜季明殉国悲愤写下了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颜杲卿忠节不屈的精神广为后世所称颂,文天祥《正气歌》便有言:“为张睢阳(张巡)齿,为颜常山舌。 ”
建中四年(783年),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陷汝州。奸相卢杞建议派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中,传达朝廷旨意,唐德宗李适同意。朝臣为此大惊失色,宰相李勉秘密上奏,“以为失一国老,贻朝廷羞”,坚决要求留下他。河南尹郑叔则也劝他不要去,颜真卿回答说:“圣旨能逃避吗?”被叛军缢杀!可悲可叹,明知危险慷慨趋之!
为国捐躯:铁血郡王郭昕死守疏勒
郭昕(?~808年?),华州郑(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唐朝时期名将,寿州刺史郭敬之之孙,汾阳王郭子仪之侄。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河西军镇多被吐蕃攻陷。永泰二年(766年),朔方节度大使、中书令郭子仪奏请朝廷遣使巡抚河西、安西等地,并请置瓜、沙、甘、凉、肃诸州长史。云麾将军、左武卫大将军郭昕奉命前往巡抚河西、安西等地。安史之乱后大唐藩镇割据,内乱不断,吐蕃趁势崛起,攻占河西,阻断了安西守军与大唐联系,安西成为孤军!德宗朝以后大唐实际已经不得不放弃了西域的控制权。安西最后陷落的时间,史料并无确切记载。安西四镇中的于阗陷落于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有学者推论,安西最后的陷落时间是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郭昕的下落亦无任何记载。因此从766年到最终安西将士孤守西域四十余年,这段历史比之东汉耿恭十三壮士守疏勒更为悲壮!
其他如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诸葛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还有崖山之役数十万军民蹈海殉国!都让人触动不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抗日战争石牌保卫战,胡琏誓死保家卫国的家书、誓词
1943年5月,日军攻陷宜昌。25日,渡过清河逼近石牌要塞。胡琏奉命率第11师坚守石牌要塞,作为第十一师师长的胡琏当即立下遗嘱和誓词,决心与石牌共存亡,并把师指挥所推进到离火线很近的虫客蚂包,亲临指挥。
给妻子的信
我今奉命担任石牌要塞守备,原属本分,故我毫无牵挂。仅亲老家贫,妻少子幼,乡关万里,孤寡无依,稍感戚戚,然亦无可奈何,只好付之命运。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为国尽忠为宜。战争胜利后,留赣抑回陕自择之。家中能节俭,当可温饱,穷而乐古有明训,你当能体念及之。十余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至深。兹留金表一只,自来水笔一支,日记本一册,聊作纪念。接读此信,亦悲亦勿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匆匆谨祝珍重。
写给父亲的信
父亲大人:儿今奉令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当无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较多,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惟儿于役国事已十几年,菽水之欢,久亏此职,今兹殊戚戚也。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超拔顽儿灵魂也。敬叩金安。
石牌保卫战誓词
胡琏在战斗前祭天的誓词,因慷慨激昂备受称颂。原文如下:
陆军第十一师师长胡琏,谨以至诚昭告山川神灵:
上一篇:个体户交医保有什么好处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