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没有人觉得头条有“读心术”?这两天想的事它竟然能推送?
数据,头条,心术有没有人觉得头条有“读心术”?这两天想的事它竟然能推送?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没有人觉得头条有“读心术”?这两天想的事它竟然能推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仅仅是头条,所有的网络平台都有“读心术”,他们的“读心术”就是强大的大数据运算系统!
你在注册头条账号的时候,平台会要求你选择一些内容,比如你是男是女、你的年龄大小、你的所在地、你的兴趣爱好等等,头条的大数据系统就会通过收集的这些信息在数据库中比对与你类似的用户喜好,然后给你推送相关的内容。
在你打开头条,浏览内容的时候,你每次点击观看的内容,头条后台都会有相应的记录,并且他们的大数据系统会分析你所观看内容的类别,以此来判断你的喜好,然后有针对性的向你推送类似的内容,提高你阅读浏览的几率。
而你每天所想的内容,都会从你浏览的内容中反映出来,对于那些特别想了解的内容,你可能还会直接去搜索,你的这些浏览搜索记录,都会成为头条大数据系统判断你喜好的依据,然后有针对性的给你推送内容,这就是你为什么会感觉到头条有读心术。
对于头条平台来说,当你每次打开头条都能看到你想了解的内容时,你就会对这个平台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想主动的去了解一些内容,在众多的媒体平台中,你肯定会优先打开你有依赖性平台,这就是媒体平台所谓的用户黏性。
用户是这些平台生存的基础,为了提高用户活跃度,增加用户粘度,他们就会对用户的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然后提供用户所希望的信息,而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大数据分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有这种读心术的感觉,其实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明明是自己心里想的事情,只是跟朋友聊了几句,然后当你打开今日头条的时候它们就会给你推送一些你刚才提到的东西。
大数据
这时候可能你感觉自己被监控了,但不必惊慌,这种读心术只是大数据在做怪而已。
大数据是现在特别常用的一种分析方式,那么大数据是什么呢?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百科出来的大数据定义是指巨量数据集合,就是用软件工具对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说白了就是从你的操作当中我随机抽取进行集合分析你整个人,然后将你感兴趣的东西给你推送展现到你面前。
这种大数据分析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几乎遍地都是,几乎任何一家企业都离不开它,尤其像今日头条这种内容分发平台更是极其依赖大数据,可以说就是靠大数据吃饭的。正是靠大数据才造成了题主觉得今日头条有读心术的这种感觉。
大数据的影响
大数据对我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算中规中矩有好有坏吧。
首先现在的互联网几乎都运用了大数据,通过大数据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多方便的东西。例如像今日头条这样的内容分发平台通过大数据推荐给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可以接触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信息和知识。淘宝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将我们需求的商品推送或放到首页,着实很方便。
但有利也有弊,大数据是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但也就造成了我们自身隐私信息的泄露和大数据杀熟等一些对我们不利的一些操作。
大部分人可能觉得大数据的信息采集就只是在应用运行期间,但其实不是,它们有时候的信息采集是在应用没有启动的时候通过麦克风或摄像头采集信息的,然后在应用打开的时候再读取手机信息和输入法剪贴板来获取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的。
这样采集信息的操作有没有点细思极恐,我们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泄露了多少重要的隐私信息呢。
最后总计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头条的读心术就是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有好有坏,但是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对抗的。现在的手机厂商早就已经行动起来了,例如小米的空白通行证就组织手机软件对我们的分析,虽然影响兴趣推送,但我们的隐私才是最重要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什么大数据,说白了不了解机制的人说出来的感觉高大上的东西。真正让他说什么是大数据他也说不出来。
A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荐一些东西,这也是根据你的搜索和使用习惯来的。
最根本的是你在搜索的时候,手机会留下缓存文件,这个文件会被所有APP解读,因为有一个权限就是读取手机存储,这个印记会遍布各大APP,所以你打开的头条会出现无意间点击的或者搜索过的东西,其他APP会在广告位设立该记录之下的所有广告推送,你觉得很神奇。
更神奇的是你连说过的话都被他精准推荐。因为有一个权限是使用麦克风,以前安卓9不给权限APP闪退,现在不敢了,权限在一步步收紧。这些APP会听用户说话,收集整理,推荐,最典型的美团,你说中午吃啥,它会精准推荐,你都没有使用过,也没搜索过,它怎么就知道了?
有的人说APP间相互交融,彼此共享,但你觉得可能吗?也许有必要的信息共享,但会有授权,这是深度合作的授权。以支付宝为例,在制作测试到上架,要经过多少次的攻击和攻陷,专门找高级黑客去测试,这些APP收集的信息都是用户隐私,都存在于支付宝云服务器,他们的防攻陷系统强大到你无法想象。这就很好解释了,你拿出没有网络的支付宝付款玛,网都不连钱直接就被扫走了,短信来了!因为二维码是你身份的唯一识别码,商家为什么可以通过,因为和支付宝有深度合作,签有保密协议,通过找到用户,把存在于支付宝服务器里面你手上显示的余额(数字)通过支付宝授权,商家即可扣除。所有用户数据都有备案和监管,APP间能做到的最大的限度就是疯狂迫使用户交出大部分权限,也就这点能耐了,精准推荐那也是自己使用留下的痕迹,毕竟要读取手机储存,其它所谓的共享,都是胡扯!除非他想自掘坟墓!要不然支付宝怎么会轻易把信息共享给美团?京东怎么会把信息共享给微信?除非深度合作。很好解释为什么京东支付之前没有微信,美团有过一段时间下架支付宝支付,最终还是妥协了!请理解他们都很自私,为的就是做好安全防护,因为那是他们的客户资源,不是谁都能拿到。包括你自己在支付宝中连你自己完整的银行卡号码你都查不到,不服的可以试一试,付款交易记录如果你去折腾,会显示出来,比如发票。
上一篇:27岁姐姐看管太严10岁弟弟哭着到派出所求助,到底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