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姜一出苗就俩叶怎么办?
增效剂,大姜,追肥大姜一出苗就俩叶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姜一出苗就俩叶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适期播种
在地温达到16℃以上时播种,一般地膜覆盖栽培结合直播剂播种在清明前后;潍坊地区的大姜人工催芽一般在清明后、谷雨前的4月中旬。
2.整地施肥
耕前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土杂肥4~7方,大灌地,深耕30cm,然后每667平方米撒施双效中微素50kg,结合大姜专用肥氮磷钾有机肥(含有机质30%、腐植酸铵20%)100kg,撒后备沟。一般按沟距55~60cm,沟宽25cm、沟深20~25cm开沟。沟底每667平方米撒施大姜专用腐植酸氮磷钾有机肥(含有机质30%、腐植酸镁10%、铁5%、锌2%、氮磷钾12%,总养分59%)100kg,备播。
3.播种
播前灌水,用大姜浸种直播剂浸泡经过晒3~4天,并掰碎保留每块70g左右的姜种30~40分钟,按株距25cm下种,覆土2~3cm,每667平方米用施田补除草剂200~250g对水45~50kg均匀喷严地面后地膜覆盖。
4.出苗期管理
播后25天出芽,需及时打孔通风,准备遮阳遮荫。齐苗时,膜下小水灌1次。如发现地老虎危害苗茎可结合灌水每667平方米冲灌辛硫磷2~3瓶(严防含有DDV的辛硫磷使用)。
5.幼苗期管理
当大姜苗高20~30cm时,结合灌水每667平方米地冲灌双效有机水冲肥20kg1次,10~15天1次,共两次。当大姜具有两个以上分枝时可除去地膜,顺背撒施大姜专用氮磷钾有机肥(含有机质30%、腐植酸铵20%的400kg,含有机质30%、腐植酸磷20%的80kg),小背沟后灌1次大水。病虫防治期注意防姜螟、叶螨、蓟马、跳甲等害虫。对姜螟的防治有效药剂是灭虫毙,每背覆喷雾器40cc加增效剂5g(1代),对叶螨、蓟马、跳甲的防治有效药剂是阿维菌素加增效剂。以上害虫同时发生时,可同时混用,病害主要是炭疸病,个别有茎腐病,有效防治药剂是灭菌毙50~100cc加双效二号50g加增效剂5g,7天1次,共2~3次为一个疗程,如害虫、病害同时发生,也可混合用药。
6.旺盛生长期管理
立秋后大姜进入旺盛生长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以取得一个好的收成。此时首要任务大追肥大背沟,先顺背撒施大姜专用腐植酸氮磷钾有机肥50kg,氮磷钾有机肥(含有机质30%、腐植酸钾20%)50kg,进行背沟,沟底再撒肥氮磷钾有机肥(含有机质30%、腐植酸钾20%)100kg,灌大水。施肥背沟后一周除去遮荫网,在9月上中旬还要补充追肥。每667平方米用氮磷钾有机肥(腐铵)40kg。灌水结全硫酸钾10kg。病虫防治期的主要害虫是食叶青虫,有效药剂是灭虫毙加DDV加增效剂。病害主要是叶斑病,有效药剂是百托100g加增效剂。以上害虫病害同时发生可混合使用。
7.收获
收前3~4天需灌水,以便收获后姜块带有潮湿的泥土,便于贮存,收时留茎秆2~3cm,随收随入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根据您提问,应该是想表达大姜出苗不齐的问题,大姜播种后经常出现出苗不齐的情况。那么,如何管理才能保证大姜苗齐苗壮呢?
一、底施有机肥一定要腐熟
大姜喜肥耐肥,为了获得高产,大部分种植者会施入大量有机肥作为底肥。但使用有机肥时,普遍存在腐熟不完全的问题,尤其是使用大量干鸡粪后容易出现烧根等问题,导致大姜出苗不齐。
建议提前腐熟粪肥,可将鸡粪等建堆,每20-30厘米喷洒一次发酵菌剂,堆成80-100厘米高,浇透水腐熟15-20天即可。中间可根据发酵情况翻堆1-3次,避免温度过高烧堆,也可使发酵更加均匀。一般来说,一亩大姜可施入发酵好的粪肥2000-2500公斤,配合生物菌肥100-1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硼砂1公斤、硫酸锌1公斤、硫酸亚铁2公斤,深翻土壤,保证底肥均匀施入。
二、深打姜沟浅覆土
大姜根系不发达,入土浅,对肥水的吸收能力弱,受土壤温湿度条件变化的影响大。因此,应深翻姜沟,保持沟深在20—25厘米,以促进大姜扎根、苗齐苗壮。摆放好姜种后,不要着急覆土浇水,可用甲壳素等促根产品兑水后轻溜一遍,然后再覆土。
需要注意的是,若覆土过深,姜芽需要消耗的营养多,不利于后期生长发育;且覆土过深不利于地温升高,影响根系、姜芽生长,造成大姜出苗慢、苗子弱。因此,大姜播种后覆土要浅一些,深度2—4厘米,最后浇一次透水即可。
三、浇好前三水
在未出齐苗之前,不建议再浇水,否则易降低地温,造成伤根、伤芽。
待播种后20—25天姜苗出齐后,可浇第二水,并配合冲施阿波罗963甲壳素等养根产品,目的是促进生根,增加毛细根数量。间隔10天左右再浇第三水,并配合冲施养根产品和水溶肥,在养护根系的基础上,为头芽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
此后,随着气温升高,茎叶蒸腾量和土壤蒸发量加大,可间隔8—10天浇水一次,并配合冲施水溶肥,亩用量4-5公斤,以满足头芽或二芽生长所需营养,保证苗齐苗壮。苗期浇水不能大水漫灌,要坚持浇小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出苗叶少不齐:大姜出苗后,叶片少高低不齐长势差别大,后期会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方案:
1.做好浸种浸芽工作:否则会造成播种后出苗速度不一样的情况。
2.覆土:覆土厚度3-5厘米为宜。若覆土过厚,地温低,不利于发苗出苗;覆土过薄则土壤表层易干,同样影响出苗。
3.加强苗期肥水管理:大姜播种后,第一水要浇足浇透,出苗后也要始终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忽干忽湿,造成姜苗参差不齐,新生叶片不能正常伸展而呈扭曲状。
4.注意地下虫害预防:可用阿维菌素等杀虫剂灌根。
黄叶黄苗:此时大姜处在幼苗阶段,根系很不发达,或毛细吸收根受到伤害(底肥中生粪烧根、姜沟中化肥烧根),吸收能力弱,吸收水分少;而拱棚内放风口小,高温持续时间长,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能满足大姜叶片蒸腾散失的水分,导致生姜植株水分代谢严重失调,生姜过度失水,容易出现大姜烂心、黄叶、卷叶、叶片小黄,新叶展不开等现象。
上一篇:如果外嫁女婆家娘家重嗄登记享受承包土地国家怎样处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