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做才会让月季很快长出笋芽?
月季,枝条,打顶怎样做才会让月季很快长出笋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次就是重剪,不管是地上还是花盆里要让月季很快发新笋就要剪掉老枝。从根部向上留5到20公分全部剪掉。
再次就是压枝,把老枝横向压低促使根基部发笋,而且不影响观花。这个多用于蔷薇制作花墙。
我是渭水关中农民,谢谢观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强笋,就是直接从植株根部冒出来的芽,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强笋是植株生长良好的一个标志。
▲冒出来的强笋开出的花又大又多
问:怎样长出笋?
施肥不能断
月季开花的量,根据营养是否跟得上来决定的,若是想要长出强笋,就更要有足够的养分来维持,一般选用生态安全的有机肥,有机肥里蕴含了氮磷钾元素,以及各种有机质、矿物质和氨基酸,这些物质能为月季提供丰富的养分,从而促进开花、分芽、长笋。
当然,也可以自己DIY肥料
在离月季5~10cm的位置,挖一个10cm左右深的坑,然后将切碎的香蕉皮埋进去,经过长时间的腐化,香蕉皮就会成为滋养月季的肥料啦!
香蕉皮
淘米水
将淘米后的水用瓶子收集起来,密封发酵,每次浇水的时候,加入一点发酵后的淘米水,也能给月季提供丰富的养分哦!
将废弃的蔬菜叶子切碎,然后密封发酵,将发酵完成的菜叶埋进土壤里,这样也能对月季起到很好的养护。
蔬菜叶子
修剪很重要
月季在冬季开完花之后就要及时修剪,一般不要超过12月下旬。
首先把开过花的枝条减去一半,保留1-2个芽口,然后将老弱病枝、对于的侧枝和过长的交叉枝尽数剪去,叶子过密也可以适当舍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来年的生长开花保存体力,促进新的枝条生长。
修剪之后的月季,营养也要跟上才行,伤口愈合得快,病害也会减少。可以选用日常使用的有机液肥,浇水的时候滴入几滴,稀释后再浇。
光照要充足
月季虽然不耐晒,但是也不能不晒太阳,否则叶子不翠绿,根枝也不会茁壮,自然也长不出强笋了。
注意
并不是说笋越多就越好,笋长得太多会抢走一大半的营养,营养一旦在长笋上,开花就不理想了,所以,一旦发现月季笋冒得太多,不要贪心,及时掐掉,保留一两枝就可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月季及时修剪 打尖 能加快月季发侧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盆栽月季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但遇到夏季高温时节,很可能一不小心就让植株覆灭。即便是不少月季养殖高手,也可能毁于一旦。在经过大刀阔斧之后,好不容易将其挽救回来,但也可能携半残之躯,开花甚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有设法让月季多萌发新笋芽,让损失的枝条尽快得到恢复。而怎样让月季多发笋芽就是我们今天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分享一个方法给大家,不仅能让死里逃生的月季不停萌发新笋芽,同时还能月季快速长得枝繁叶茂。
此法不仅成效显著,同时操作方法也十分简单,仅需两个动作就能让月季以花繁叶茂的崭新靓丽形象展现出来。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个动作:倾斜
我们去找一些木块或砖块,然后将其排成一行,同时将月季花盆按倾斜姿势摆放倒在排成一行的木块或砖块上。注意不要让整个花盆都倾倒在木块或砖块上了,只需要将一边盆底垫高即可。
这样做的原理就是利用植物具有顶端生长优势的特点,在月季处于倾斜的状态下,原本保持直立生长的枝条自然就成了接近横向发展的侧枝了,而侧枝俨然就成了顶枝。大概一周时间之后,盆栽月季就会蹭蹭蹭地冒出不少新笋芽来了。
对于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手盆友来说,通常将以上动作称之为“卧倒促笋”。而此法最适合在雨后初晴的高湿度环境下实施了,收效非常好。植株不仅会萌发出大量的新笋芽,同时也会很快长成新的枝条,让盆栽株型更加丰满。
第二个动作:扶正
当月季冒出的笋芽达到5公分长度时,此时我们需要及时将处于倾斜状态的月季扶正了。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让新笋芽恢复直立生长的姿态,然后按照“顶端优势”的规律保持向上生长。
通过以上“一卧一正”两个动作的处理,盆栽月季就会顺利萌发出大量的新笋芽,长出新的枝条来,从而让盆栽长得枝繁叶茂。同时这样做,对于后期植株开出更多绚烂的花朵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月季长笋的能力本来就很强。如果你特别要快速。我想有几个方面。
一,补充充足的营养供给。氮,磷酸二氢钾,复合有机肥。都要做到5-7天一次的薄肥勤施。让主体壮实。这样长笋才有能力。
二,注意预防治理病虫害,植物健康了才有未来。新生的也才是健康的。
三,重点就是行动了,给植物打顶掐尖。断掉顶端优势,植物自己就会想出路,开始准备出笋。
四,你想要快速。停肥,停药一周左右,单独给它喷施下赤霉素或920。你就会看见笋出了。到时候你只想让她长的不要太快。
上一篇:请懂的老师把把关,这盏是老货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