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武则天是如何扫除反对自己登基势力的?
武则天,长孙,高宗武则天是如何扫除反对自己登基势力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四、太后称制:公元683年,李治驾崩。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第二年,武则天废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帝。武则天临朝称制,从此武则天开始了真正独断朝纲的时代。
五、称帝试探:后武则天通过平定反对自己的政治叛乱,又诛杀了顾命大臣裴炎等人,同时设计逼反陷害李唐宗室,剪除称帝障碍,基本清除了朝中的反对派。进而开始制造舆论与史籍典故,为登基造势。公元688年,武则天命人于洛阳建造的明堂落成,号“万象神宫”,放任百姓入内参观。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命人凿白石为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号称在洛水中发现,献给武则天,武则天大喜,命其石曰“宝图”。公元688年,武则天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六、女皇称帝:公元690年9月,武则天亲临则天门,大赦天下,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同月乙酉,上尊号曰圣神皇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高宗李治晚年武则天已经开始帮李治处理朝政了,并且并称二圣,李治自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这时候武则天已经开始掌权了,在这段时间武者天也培植了一批私人势力,李治死前更是留下遗召:“军国大事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高宗李治的这句话给了武则天非常大的权利,所以武则天可以轻而易举的废掉皇帝,在加上武则天清洗掉高宗李治留下的辅政大臣裴炎以后,李唐王朝的权利就完全集中到了武则天手里,武则天扶植起来了自己武家的势力,用来帮自己稳固朝政,比如武承嗣,武三思等人。
另一方面武则天称帝之年就开始大规模的传播佛教,用宗教为自己登基称帝做好舆论支持,比如武则天说自己是弥勒佛转世,并且在武则天称帝之前号称还出现了很多的祥瑞,有人看到了几万只凤凰在皇宫里飞翔,还有一位和尚给武则天敬献了一部《大云经》为武则天称帝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依据, 可能是因为武则天非常了解历史,一般皇帝登基前都得有祥瑞,武则天也学会了这一套方法。
武则天也提拔了一批酷吏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打压,但是武则天的政治打压对象主要都是李氏皇族,和世家豪族,武则天接手的大唐整个社会体制还在一直运转着,武则天打压的都政治对手都是王朝上层,对整个社会并没有什么危害,几乎没有影响到平民百姓和地方豪强,所以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并没有发生大规模反叛,就算有一些反叛势力存在,但是得不到大规模响应很快就被剿灭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位的女皇帝,后人对于她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有人说她为唐朝的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也有人说她过于苛刻而且滥用酷吏,是个冷酷无情的人。然而,作为一名女性,武则天能够稳坐皇位,不得不说她的政治手腕非常强硬。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她的政治手段。
武则天在成为皇帝之前可以说从未想过要成为皇帝,但唐高宗对她的强力支持使武则天逐渐成为了一个野心有抱负的人。唐高宗病重时期,无法处理朝政。也正是此时受他青睐的武则天开始代表皇帝处理国家事务,这也是武则天第一次感受到权力的重要。李治看到武则天对处理政务如此热情,于是他逐渐将自己的一些权力转移给武则天。
在武则天理政的这段时间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因此她也为自己留下了一个好名声。李治去世后,他的儿子李显登基,武则天被尊称为皇太后。然而已习惯掌权的武则天怎么可能就此罢休,于是废除了李显。
李显被废除后,武则天又设四儿子李旦为帝。很显然李旦只是武则天的一枚棋子,因为朝廷内外的事都由武则天做主。因此有很多人对此事极为不满,并开始谋划废除武则天。武则天为了摆脱这些人的困扰,开始重用酷吏,并专门设了一扇“告密”之门,哪怕只是一位老农来前告密,武则天都会亲自接见。
与此同时武则天还肆意杀害李氏宗族。因为她知道自己一旦称帝,这些人都会成为自己施展宏图大略的绊脚石。在所有反对势力被清除之后,武则天也如愿登上了王位。她也知道自己杀了太多人,各种不稳定的因素也就随之出现。于是她开始重用庶族,这些出身卑微的人苦于没有出人头地之日,如今给了他们施展拳脚的机会,自然心存感激,从而成了武则天最忠诚的支持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封建王朝大多以君权神授来为自己的无上权威与皇权地位正名。大唐以道教立国,以道祖李耳后人自居。而武后则大兴佛教,以佛门佛子自居。都在表明自己是天权神授,统治合法,名正言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得从太宗朝开始说。
太宗朝,太子承乾与魏王李泰两败俱伤。长孙无忌携关陇贵族为后盾,赞成拥立李治。因为他仁懦。
又搞斗争扩大化,收拾了吴王。
太宗驾崩,李治登基,长孙无忌为百官之首。
李治的王皇后,背景是柳家;萧淑妃是南梁萧家后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