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金庸小说里,全真教为何三代而衰?
全真教,全真,武功金庸小说里,全真教为何三代而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性问题,道德底线奔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金庸小说中,王重阳第一次华山论剑中天下第一高手,武功内力都是顶尖高手水平。并开创了全真教、成为一代武学宗师。可惜他死后没能将一身顶尖绝学传于厉害弟子,所收的七大弟子也资历平平、武功并不高,实力也只达二流偏上水平。后继无人,无人可传其衣钵,继承其顶尖武学。所以全真教虽传了三代,可最终还是因传承无人,而走向衰败,直至消失于武林。全真教衰亡后,全真七子之一郝大通开创了名扬武林一时的华山派,短暂延续了全真教的荣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说是根据现实而来,张三丰,邱处机之后,道教没落再无大神出现,道教原本的国教地位被佛教取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这样写,道士的武功天下能敌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说全真一代不如一代,其实五绝弟子中,全真二代应该是最强的。七子加耶律齐,二代中八个一流,欧阳克加桃花岛弟子加渔樵耕读,一流有没有八个?
如果说全真三代而衰,其实五绝系哪个不是如此?只不过全真有着天下第一大派的名号,而实际表现不尽如人意,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心理学上的问题。当然,如果以少林派的标准来衡量,全真的问题就太多了。我不相信双雕时期少林能有八个一流,但是这只是以短期来看。从长期来看,少林底蕴深厚,这是无法质疑的。
少林的复兴除了有三分九阳的催化作用,其本身的武藏传承才是更重要的因素。少林除了几百年来本身的武学积累,还一直注重研究其他门派的武学,比如双雕时期,全真剑法同样也在少林僧人关注之列,以收切磋之功效。这样的门派,恐怕除了朝廷有意打压之外,是不可能长期衰落的。大家对全真武学评价很低。首先王重阳自己具有非凡的武学天赋,根本不用刻意苦练,武学中的道理自然而然就领悟了。这样的天才本身就是不可复制的,而他偏偏又对弟子的武功传承很不重视,这不仅仅体现在他对丘处机练武的反感,而且对于全真武学的自上而下的全面建立,他其实并没有做太大努力。
在这个问题上,他比张三丰落后了很多。全真七子很大程度上是在吃师父的老本,他们限于资质,也无法对全真武学有创新建设,而这对于一个初建的门派来说,是致命的。全真武学不缺高度,却没有系统性,这就体现为三代弟子的孱弱。导致一代不如一代,原因是王重阳太强,而三代太弱,反差太大。
上一篇:高三初三开学,有的地方学生教师全封闭,有的不封闭,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