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甜瓜中后期,挂瓜后瓜秧特别容易死亡怎么回事?
甜瓜,病株,维管束甜瓜中后期,挂瓜后瓜秧特别容易死亡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甜瓜中后期,挂瓜后瓜秧特别容易死亡怎么回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种过甜瓜分享点我的心得。
你说的甜瓜挂果后瓜秧特别容易死亡有可能是得病了。看看是不是叶子上出现了霉点,白点之类的,如果有你这就是叶斑病或者霜毒病,需要去买药喷药治疗,并且平时不要浇太多的水,控制好湿度。长期积水也可以导致瓜根缺氧,造成大量死亡。还有就是看看你家的瓜秧粗细咋样,太细的话那就是营养不良,挂瓜后更需要养分,那我们就要适当的上点肥料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温高湿天气甜瓜易发病,特别是在雨后,病害来势凶猛,严重时可在短短几天内瓜秧全部萎蔫、死亡。
甜瓜的死秧子主要是青枯病,枯萎病,根腐病。
一、青枯病
1.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维管束。茎蔓染病:病部变细呈水渍状,植株顶端蔓中午萎蔫,早晚恢复,病情扩展很快,仅3~4天全株叶片即萎蔫,叶片干枯植株死亡,剖视茎蔓用手挤压时,从维管束断面溢出乳白色黏液,即病原菌菌脓。
2. 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在病株组织内或食叶甲虫体内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从伤口侵入,引起发病。病菌生长最适温度25~30℃,最高34~35℃,最低8℃,致死温度43℃。气温高,湿度大持续时间长,伤口多,有甲虫为害易发病。
二、根腐病
1. 危害症状
猝倒型:发生在温室大棚幼苗期,幼苗染病后,在根茎基部产生水浸状病变,表皮浅黑色,并向上扩展使幼苗猝倒死亡。萎蔫型:主要发生在温室大棚甜瓜伸蔓期和开花座果期。植株染病后叶片向上卷曲呈萎蔫症状,最初病叶中午卷曲,早晚复原,反复7~10天后病株逐渐萎蔫死亡。根腐病:发生在温室或露地生长的甜瓜上,各生育段均可发生,染病后常吧表现萎蔫状,根茎部或根部表皮的柔膜组织受到破坏,产生黄色干腐状的病斑,病株叶片逐渐表现出褪绿黄化的斑点,随后融合成连片扩大的黄斑,至全叶黄化,病株不座瓜或果实朽住不长。
注:湿度大时根茎表面产生白霉,其病部腐烂处维管束变褐,但不向上发展,这一点区别于枯萎病。
2. 发病规律
带菌的甜瓜种子、粪肥及土壤中的病原菌是该病的初侵染源,灌水和农事操作可使病菌传播蔓延进行重复侵染。露地甜瓜前期温度低病菌潜伏,受害株症状不明显,至6月中下旬气温升高后,症状明显,病叶变黄,7月中旬病叶全部黄化。该病部侵染导管,不影响水分输导,大田病株不表现萎蔫症状。该病侵染温限为8~34℃,最适温度24~32℃。高温利于该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潜育期缩短,苗期猝倒或苗腐多大16~18℃时发生。甜瓜根腐常发生在低温潮湿的土壤中,生产上土壤黏重、苗弱发病重。
三、枯萎病
1. 危害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从老叶向前端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尤为明显,早晚恢复,3~6天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能复原,最后全株枯死。植株茎蔓基部缢缩,有的病部出现褐色病斑或琥珀色胶状物。病根变褐腐烂,茎基部纵裂,病茎纵切面上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出粉红色霉状物。
2. 发病规律
环境因素:日照少,连阴雨天,降雨量大,发病较重。
栽培因素:土壤黏重,地势低,排水不良,管理粗放地,发病较重。氮肥过量,磷钾肥不足,施用未腐熟的带菌有机肥,或土壤中含钙量高,黄守瓜及地下害虫危害重,易诱发此病。
菌源: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或菌核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土壤中越冬。
侵染:从根毛顶端细胞间或根部伤口侵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土壤的营养和湿度不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科技管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