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认为对待学习、研读历史的态度应该是什么样的?
历史,史记,史料你认为对待学习、研读历史的态度应该是什么样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凡一个科学家、作家、领袖等,他们都通晓历史,如毛泽东既是政治家又是历史学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从学习历史的第一天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对待历史要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这一点也贯穿了历史学习的全过程。
历史需要历史去检验,我们只能在前人总结的历史和自己身处的历史中去谨慎评价与客观看待历史上的人和事。对错是非不是我们一句话就能下定义的,正如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影响都需要不只一句话来概括,分点分条分方面的分析就是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客观看待历史的体现。
而且,我觉得客观看待并不是要我们一味的将教材资料上总结出来的积极与消极各方面的评价作为我们客观看待历史的态度体现,我们既然学习了历史,就要在学习的基础上有自己对历史上人和事自己的认识和分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历史作为借鉴,可以了解国家兴亡更替的原因
这说法仿佛有点太过于高大尚
我们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说一下历史
什么是历史,说远一点,就是人类活动的记录,说近一点,昨天发生的所有事情就是历史。
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就是从已经发生的事情上总结出经验,为未来可能出现类似事件做准备。
比如说,我昨天去篮球场打球,在抢篮板球的时候,落地踩在他人脚面,导致自己拐到脚。
那么下一次打球的时候,我就要吸取昨天受伤的经验教育,在跳跃过程中要注意躲开人多的地方,避免同样事情再发生。
这么简单的一个例子就可以解释历史这个学科的意义。
然后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重要的一点是避免个人感情投入,历史就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无论我们以怎样的感情去学习,历史本身都不会改变,但如果我们带有私人感情去学习或者了解历史,反而会扭曲了历史带来的经验。
比如说,中国近代史,是我们民族的屈辱史,作为有血性的中国人,我们都对这段历史感到屈辱,愤怒。
但我们学习研究这段历史过程中,如果带着民族情绪来读这一段历史的话,得到的仅仅是屈辱,愤怒,对未来没有任何帮助。
我们学习这段历史,一定站在上帝视角,公平客观地去分析这段历史,日本为什么能完成工业革命,明治维新后,是什么原因导致日本需要发动对华战争,日本全面入侵中华过程中又做了什么准备。
而民国政府明明已经有了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先例和经验,为什么还没有完成工业革命,是什么原因导致当时政府不能进行工业革命,日本全面入侵中华后,民国政府是怎样应对。
通过文化,经济,地理位置,国家政策,军事等各方面客观对比,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总结出落后就要挨打,军事技术代差优势,地理位置优势,人口基数优势等等各方面的对比,我们可以为日后总结出经验。
假如未来再次爆发中日战争,我们需要做什么准备,日本是岛国,国内资源分布,国内人口调动能力,现在工业化占比,军队比例,科技领域等等各方面分析
我国是大陆国,完整工业体系,人口资源等各方面对比,得出结论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样战争!
所以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一定要公平公正的客观态度,历史就是历史,既成事实不会因为个人的喜好厌恶而发生任何改变。假如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带有了私人感情,往往变成了仅仅知道这件历史事件,而它带来怎样的经验我们就不能得到客观的答案。
以上属于个人意见,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很好,我是非常喜欢历史的人,我觉得中国历史很有魅力只要自己喜欢,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
上一篇:《狂枭》这本小说好看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