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后浪》为何感觉评价“冰火两重天”,焦点在哪?
后浪,前浪,年轻人《后浪》为何感觉评价“冰火两重天”,焦点在哪?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浪就浪真的,不要浪得假兮兮!
今年五四青年节《后浪:献给新一代的演讲》爆发两极化争议。朗诵者何冰就是个演戏的,演上一辈人的“羡慕”“赞美”“祝福”,虽然感动了不少大爷大妈,但似乎并未引起多数年轻人的情感共鸣,为什么?因为他“满屏的评审和说教”“不理解年轻人的真实现状”。这种变相的过来人口吻实际上是假兮兮的教训!其实年轻人一直没有放弃对年长一辈的文化理解,但另一方面,主流语境中的成人世界,对于网络时代中成长起来青年文化话语体系却长期欠缺了解的兴趣。何冰的表演显然就是空洞陈旧的说教,面对年轻一代丰富多元的网络新文化早已黯然失色。
不要再用高大上去面对现在这些后浪,他们在假话谎言中受够了。正如张鸣教授所言:什么对这个国 家好,对这个世 界好,他们比谁都明白,但是,他们在乎的,只是什么对我好,如果今天我能混好,哪怕日后洪水滔天,寸草不生。这样的毛病,我们这一代也一样,但今天却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今天的年轻人,出国留学的很多,在咱们的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么多留学生,但是,无论留在他国的,还是回国高就的。整体上跟民国时期相比,留学生对这个世界影响力,要差上好大一截。好多回国的名校留学生,回来之后,擅长的依旧是过去那一套,钻营,钻营,还是钻营。就这点看,年轻人还需要加油。
什么前浪后浪,要浪就真浪!不真浪,你就死在沙滩,真浪,就直挂云帆济沧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些天关于B站《后浪》的讨论与评价的确很多,有积极颂扬的,也有质疑嘲讽的,正所谓“冰火两重天”。
焦点主要集中在《后浪》的代表性与普遍性,针对性与现实性。再通俗一点,就是有人认为《后浪》顺应时代潮流,传递青春正能量;也有人说《后浪》太高大上,不够接地气。
作为一名大学里的“前浪”,我几乎天天与“后浪”们打交道,当我通过头条看到这部宣传片时,我第一时间转发了。但令我诧异的是,“后浪”点赞者寥寥无几,“前浪”们倒是有几个评论的。一般情况下,我几乎很少发朋友圈,偶尔发一则动态,绝大多数的点赞都来自于“后浪”,而这一次却令我有些失望。
不能妄自下结论没有点赞就表示不认同、不认可,但值得欣慰的是接下来的朋友圈里就有“后浪”开始跟帖转发。在疫情当下的今天,忽然有这样一股清流直面而来,不得不说令人振奋人心。
说实话,B站这次五四青年节前的广告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无论是正负面与否,总之已成为社会舆论焦点。相形于罗志祥之类的八卦热点,我相信“后浪”更应该值得挖掘与探讨。
不可否认,在与“后浪”们相处的日子里,我也多次在私下抱怨他们是“垮掉的一代”,他们是“网络原著民”,他们整天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但我也亲眼目睹他们为公益四处奔走,为责任不负重托,为荣誉奋勇拼搏;我也亲眼见证他们走进社会逐渐成为中坚力量,他们迈入各行各业逐渐成为栋梁之才。
不可质疑,“前浪”在一面报怨“后浪”的同时,又不得不与他们“同流合污”,因为每个家庭里都有“前浪”与“后浪”共生;“前浪”在一面埋怨“后浪”的同时,又不得不与他们并肩同行,因为每个单位里都有“前浪”与“后浪”共事。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前浪”与“后浪”的传承中不断前行,在“后浪”与“前浪”的交替中不断发展。与其同而不和的被拍在沙滩上,不如美美与共的和而不同。换个角度看“后浪”,你会发现他们有更为独到的见解;换种心态后“前浪”,你也会发现他们有更为成熟的引领。
当央视天团们为对抗疫情,也开始为湖北直播带货时;当罗永浩为生存,也开始走进直播间卖力吆喝时。我们会发现,在时代大潮中,无论是你是“前浪”还是“后浪”,如果你只是一味的逆流而上,而不懂得顺势而为,那么就不可能成为弄潮儿,也很有可能就被拍在沙滩上。
由此看来,我们不必纠结于对《后浪》评价的冰火两重天,更不必拘泥于因对《后浪》持否定看法而怀疑。B站能够通过《后浪》走进央视本身就是一种美美与共;B站能够借助《后浪》通过传统媒体面向大众本身就是最好的和而不同;B站能够依托《后浪》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本身就是最大成功。
最后,我想说的是,请别忘记,演讲《后浪》的注定是“前浪”,但奔涌的,也不只是“后浪”。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我们生活在最好的国度,让我们一起奔涌,一起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后浪》不仅是没有考虑前浪的感受,毕竟说的是“后浪”,就像一个卖上衣的广告不会提到鞋子,因为是两个话题,视频中只是说有少部分人看不起当代年轻人,为年轻人正个名,然而《后浪》看到的太狭隘了,视频中年轻人处处享受着便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以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事实真的如此吗?有多少年轻人还在为学业奋斗,有多少年轻人连大城市都没去过几次,有多少年轻人年纪轻轻就不得不为生计奔波……这些人在后浪中的比重远大于视频中的,因此看这视频会毫无代入感,这也是原本受众就是年轻人的《后浪》在受众中都褒贬不一的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